圖:航天工作人員舉起橫額預祝發射成功\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22日,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長七」)垂直轉運至發射塔架,火箭正式進入發射階段。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計劃於6月25日至29日擇機發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這將是該型火箭首次正式亮相。「長七」首飛成功後,將於2017年上半年運載發射中國首個空間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天舟一號將與2016年第三季度發射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對接。
據新華社、中新社報道:承載?長征七號運載火箭與搭載載荷組合體的活動發射平台,22日8時駛出海南文昌發射場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平穩行駛約3小時後,安全轉運至發射塔架。直轉運的順利完成,標誌?火箭正式進入發射階段。這將是該型火箭首次正式亮相,也是新建成的海南發射場首次執行發射任務。
瓊發射場首飛 火箭可防雨
為適應海南文昌發射場高濕的天氣,「長七」在總體設計和總體裝配時,都特別注意防水防雨,嚴格做好各部件的密封工作。現在,長征七號火箭已經可以防中雨了。
據介紹,「長七」採用改進後的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垂直轉場「新三垂」測發模式,縮短了火箭在發射區的射前準備時間,有效提高了發射可靠性。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方面稱,「長七」及其搭載載荷等飛行產品自5月中旬陸續進場後,按照飛行任務測試發射流程,相繼完成了總裝測試等技術區各項準備工作。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系統、測控通信系統、?陸場系統,已完成執行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的相關準備工作。
貨運為主 載力增至13.5噸
北京青年報及新京報報道稱,「長七」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製的運載火箭,於2011年1月立項啟動研製,是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基本型號。「長七」箭體總長53.1米,芯級直徑3.35米,捆綁4個直徑2.25米的助推器,起飛質量約597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3.5噸,也可用於發射人造衛星等其他載荷,運載能力實現大幅提升。
雖然沿用中國現役火箭3.35米直徑的設計,但是「長七」動力系統的變化卻相當大。採用無毒無污染的液氧煤油作為燃料,更加綠色環保。它的助推器比現役火箭長了一倍,動力更加強勁。而且其設備採用了智能化芯片,具備自檢測的功能。
按照計劃,「長七」首飛成功後,將於2017年上半年承擔中國首個空間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的發射任務,「天舟一號」將與2016年第三季度發射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對接。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範瑞祥介紹,「過去我們的運載火箭低軌道運載能力不到9噸,現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低軌道運載能力接近14噸,是一個很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