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6月23日電 據外媒報道,英國表決是否退出歐盟的公投已經開始投票,全國4.1萬多個投票所也已開始開放,此次有4650萬登記選民,創下最高紀錄。據預計,投票率有望達到60%到80%之間。
這次投票不僅關乎英國今後的命運,也將影響歐盟的未來以及全球經濟走向。近段時間,一些外國政要和國際組織官員也把目光投向英國,就這場公投表達各自看法。
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年4月接受採訪時讚賞了英國對歐盟產生的重要影響,同時也直言不諱地發出警告,稱如果英國選擇脫歐,英國將在與美國展開貿易對話時「排在隊尾」。
英國舉行脫歐公投之際,正值奧巴馬加速推進「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談判之時。一些媒體認為,奧巴馬在明年1月任期結束前要完成兩大貿易協定,一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另一個就是TTIP。然而,TTIP在歐洲遭遇廣泛反對。英國此時舉行脫歐公投,更為TTIP的命運增添了變數。
俄羅斯總統普京6月17日就英國首相卡梅倫當初提議舉行公投的初衷提出質疑,直言「既然他反對(英國脫歐),為何當初又要提出這一建議?」普京還說,俄羅斯政府希望與一個強大的歐洲對話,但拒絕就英國公投「選邊站」。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年5月警告英國,如果脫離歐盟,英國對日本投資者的吸引力將不復從前。他說:「日本非常明確地希望英國留在歐盟。許多日本企業在英國開設業務完全是因為英國是通向歐盟的大門。」
德國總理默克爾本月2日說,如果英國留在歐盟,它將繼續通過這一聯盟施加影響力。對英國而言,這將比它在歐盟外「施展拳腳」更為有效。德國財政部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今年3月警告,脫歐的前景將對英國不利,英國幾乎沒有可能與歐盟達成「特殊貿易協定」。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耶倫警告,如果英國退出歐盟,全球金融市場將受到衝擊,美國也難倖免。「(脫歐的)決定將對美國經濟前景產生影響,而這將成為決定相應政策路線的一大因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5月13日警告,脫歐對英國經濟產生的影響將「非常糟糕」。IMF本月18日說,如果英國選擇脫歐,到2019年,其經濟總量將比留在歐盟減少1.5%至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