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停賽」罰款 建制派力撐 反對派阻撓
儘管立法會在修改議事規則後,反對派議員拉布情況顯著減少,惟目前議員在議會內外有不檢行為,包括肆意暴力衝擊阻礙會議進行等,主席只能將之趕出會議廳,但並無其他有效的懲處措施,而「峯搶手機」事件更突顯現有議事規則無法追究議員在會議廳外的惡劣行為。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昨日討論是否有需要修改議事規則,進一步規管議員在議會內外的行為,包括有議員驅逐出會議廳後,在特定時間內不能再參與會議甚至罰款等。儘管反對派議員阻撓,令昨日會議未有定案,但多名建制派議員均認為必須糾正歪風,重拾議會的尊嚴,並一致支持修改議事規則,加強懲處行為不檢的議員。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因應反對派議員通過重複發言及提交大量垃圾修訂拉布,立法會此前通過修改議事規則,包括賦予立法會主席更多的權力,限制議員的發言次數,及降低會議的法定人數。儘管情況有所改善,仍未能有效規範議員在議會內外的不檢行為,如在立法會審議「一地兩檢」條例草案時,多名反對派議員一度衝擊議會現場而被逐離場。許智峯搶手機醜聞更反映議事規則未能處理議員在會議廳外的行為。
謝偉俊:衝會場傷保安須遏止
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昨日就修改議事規則舉行閉門會議,討論是否有必要規管議員在議會內外的行為操守。據悉,是次會議主要討論當有議員因行為不檢而被大會主席驅逐出會議廳後的懲罰安排。
委員會主席謝偉俊指出,立法會近年不斷發生衝擊事件,多次有保安員受傷,有議員和官員更「出現糾紛」,發生「襲擊」事件,而要求修訂議事規則的呼聲並非始自今屆,包括議會內和廣大的市民,都有聲音要求進一步研究修訂議事規則,將議會的亂象撥亂反正,但一直未能取得共識。
他續說,雖然昨日會議仍未就是否修改議事規則達至共識,立法會早前在修改議事規則後,市民普遍反應正面,證明大家都希望議會重回正軌。
立法會秘書處正研究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議會的做法,如德國、英國、澳洲等地,稍後會發給議員研究。
由於立法會即將因應暑假而休會,謝偉俊表示,議員在暑假期間可以有較長的時間考慮及進一步討論,包括是否需要修改議事規則,及相關的具體方向等,估計待10月份立法會復會後再討論和跟進,相信最快要到11月才會重新召開會議處理。
委員之一、公民黨議員郭榮鏗會後稱,他們反對改動議事規則,並稱立法會主席目前權力已經很大,倘再擴大其權力是不可接受的,又擔心建制派議員或會以佔多數的優勢,「強行」通過有關的修訂。
梁志祥:「停賽」罰款兩軌並行
民建聯議員梁志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議會過往幾年並非議事,而是一直處於吵鬧中,令市民對立法會失去信心,有必要糾正歪風。
他認為,針對行為不檢議員的懲處必須具阻嚇性,並建議「罰停賽」與「罰款」應兩軌並行,其中罰款數目可按照議員薪酬比例計算。
何啟明:懲處機制須有阻嚇力
工聯會議員何啟明就回憶起自己的一段「瘀事」:工聯會此前提出要設立一套懲處機制。在某次會議期間,反對派狂點算法定人數,自己正在接受傳媒訪問而未及趕回會議廳,需要為「流會」負責,最後被工聯會罰款數千元並捐給福利機構。為令議會順暢運作,懲處必須有阻嚇力。
馬逢國:議事規則多需「執正」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也認為,議事規則中有很多範圍需要「執正」,並相信「壓縮」違規議員出席會議的空間,可以起阻嚇作用。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亦認為,有反對派議員爬上枱、大叫大嚷、言語粗鄙,影響市民對議會的信心,故有必要修改議事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