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李淇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即將出台,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出席建造業議會午餐會時,形容大灣區是香港繼國家改革開放後,迎來的「第二次機遇」。梁振英相信,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以及蓮塘香園圍口岸,將會成為香港連接灣區的三條大動脈,可考慮是否放寬無兩地車牌車輛可通行港珠澳大橋,或簡化港人入境內地的手續,以加強區內客流物流,強調面對大灣區機遇,一定要以改革思維處理問題。
大灣區是世界最大城市群
梁振英昨日出席建造業議會午餐會時提到,粵港澳大灣區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群,大灣區的重要性等同於40年前內地改革開放為香港帶來的機遇,形容這是本港「第二次機遇」。
他認為,市民對大灣區發展不應抱「今天播種、明天就收穫」心態,而是要着眼長遠發展,希望規劃出台後能獲廣大市民支持。
梁振英表示,現時不少人將大灣區與國外灣區比較,但指大灣區與其他城市不同,「我們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海關,規劃較世界其他灣區困難,需要更努力做好基礎建設。這既是難處,亦是我們的動力」,相信只要處理好問題就能加強區內城市關係,獲得更大回報。
梁振英又相信,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及蓮塘香園圍口岸,將會成為香港連接灣區的三條大動脈。而港珠澳大橋通車後,車流量將會非常大,反問日後是否仍需硬性規定香港汽車須持內地車牌才能駛往內地,但他同時說,處理這問題時亦要考慮「對等」,如內地汽車駛進香港會否令香港交通擠塞等。他說,面對大灣區的機遇,必須以創新改革思維處理有關人流、物流的問題,又形容九個城市的內容都不同,百聞不如一見,建議建造業議會多舉辦訪問團考察灣區,看看灣區各城市現狀。
另談到業界發展,建造業議會主席陳家駒就於會上提到,政府建議撥款的10億元「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將會由建造業議會管理,全部金額都會用於業界,冀幫助中小微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