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英倫漫話/歷史的氣息\江 恆

時間:2025-08-21 05:02:03來源:大公报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書本中的歷史,以氣味的形式撲面而來,會是怎樣的一番感受?

  其實這並非什麼新鮮想法,例如長期以來人們就對古老的歐洲聞起來是什麼味道充滿好奇。以十七世紀的阿姆斯特丹為例,在法國作家阿爾伯特.加繆的筆下是「死水的氣息,浸泡在運河中的枯葉的氣味,以及滿載貨物的駁船上散發出的葬禮氣味。」其他作家則形容是「一個美麗的少女,卻散發着惡臭的氣息」,或者是「腐爛的橡苔、糞便、馬汗和椴樹花的刺鼻混合物」等等。但這些氣味都停留在文字描述,人們無從得到感官上的體驗。

  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是最早嘗試在歷史博物館和畫廊中製造氣味的,例如十九世紀荷蘭藝術家皮特.蒙德里安就創作了有氣味的歷史性作品,他希望透過視覺與味覺的相互連接,來增強作品的感染力。但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在藝術中融入氣味都無法真正推廣,因為很多人認為這會分散觀眾對藝術作品的視覺注意力。可近十多年來,人們的觀念開始改變,隨着博物館和美術館愈加注重觀眾的視聽功能體驗,諸如品嘗歷史食譜、感受遺產物品和聞到過去氣味等活動也在增加。用專家的話說,氣味是人類經驗中一個強烈的元素,對歷史的氣味加以了解,有助於人們更好地認識過去發生的錯綜複雜的故事。

  但如何還原歷史氣味,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畢竟史料中的文字紀錄是有限的,也有很多關於氣味的描述隨着戰亂和動盪不見了,更何況氣味是無法保存的,意味着我們不能像挖掘化石那樣去考古,並根據物證來探尋過去氣味的蛛絲馬跡。如今個別能聞到歷史氣味的博物館,例如英國約維克北歐海盜中心,事實上仍是基於想像的還原。

  正因如此,幾年前推出的「歐洲ODEUROPA計劃」試圖改變這種困局,科學家依靠人工智能技術,從浩如煙海的歷史文本中,包括書籍、檔案、歷史信件和手稿、烹飪書籍和醫學手冊等,獲取與氣味相關的信息,並在參考這些歷史文獻的基礎上,積極與歷史學者、考古學家、調香師和化學專家等人合作,尋求複製貼近真實的古老氣味。其中有一個較成功的案例,相信專家們還原了一七○九年重建時的英國聖保羅大教堂圖書館的氣味,該圖書館裏面收藏了大量聖經等珍貴宗教文獻,其中一些紙張是特殊質地,能通過木質素、纖維素和其他有機材料的分解而散發出獨特氣味,這成了還原成功的關鍵。專家還發現,一二一七年版的《大憲章》和一六二三年版的莎士比亞戲劇《第一對開本》也使用了特殊材質,根據同樣方法,還原出十八世紀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的氣味。

  除此之外,專家也參考今天馬匹的氣味特徵,還原了十九世紀歐洲戰場的氣味,以配合美術館中關於一八一五年滑鐵盧戰役的知名畫作。氣味中包含了皮革、馬毛、火藥中的硫化物、潮濕的泥土、草地和雨水等等。其他還原的古老氣味還包括:十七至十八世紀的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是新鮮的空氣中夾雜着交易員擠在場內的汗水味,上了年頭的木頭桌椅和石頭地面味,以及舊紙幣的陳腐氣味。而十八世紀阿姆斯特丹運河屋,聞起來很像樹脂被扔進火裏燃燒以掩蓋發黴氣味,以及從戶外飄進來的硫磺、運河下水道、馬匹和椴樹等氣味。

  令人愉悅的是,古老氣味並非都是難聞的。以按十六世紀《秘密之書》中配方還原的中世紀香盒(Pomander)為例,它是掛在鏈子上散發香氣的金屬球,內置肉荳蔻、丁香、肉桂、玫瑰等香料,被富人用來掩蓋難聞的氣味並保護他們免受疾病的侵害。還有古代法國里維埃拉的格拉斯小鎮,是飄盪着皮革、香料和煙熏的氣味,因那裏曾以優質皮革而聞名,由於生皮革有時氣味刺鼻,當地人便種植花卉來加以掩蓋。

  據說一位製革商想出了給皮革加香味的主意,並向法國王后贈送了一雙精美的芳香皮手套,她很喜歡這份禮物,很快這種手套便在法國貴族女性中風靡。

  當歷史的氣息不再神秘,那些還原的古老氣味便如同一把鑰匙,為今天的人們打開穿越時空的大門,不僅可以發現鮮為人知的故事,也有助探尋曾被認為永遠丟失的秘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