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鈞童與搭檔蔣妍(右)登台主持活動,出色表現贏得熱烈掌聲
從港島數碼港的弘立書院放學出來,張鈞童並沒有回家。她匆匆忙忙趕到九龍觀塘的鴻圖中心,接下來的兩個多小時,她都要和等候在那裏的老師一起排練。距離正式登台主持活動還有三天,雖然參加過無數的演講比賽,但被臨時告知要去做司儀,張鈞童還是有些緊張-12頁的稿子全部都要用普通話講出,表情要自然且語調要活潑,對於一個才上六年級的香港小朋友來說,實在是有些難了。但登台這天,這位小司儀與她搭檔的蔣妍─普通話國家級水平測試員,用努力收穫了熱烈的掌聲。
大家不知道的是,為了能清楚地讀出每個字,張鈞童捧着厚厚的字典,一個一個地查找與注音。
張鈞童可以順暢地完成主持,靠的可不止是這些。今年是她學習普通話的第八年,在她還上幼稚園的時候,父母便送她學習普通話,每星期一次課雷打不動,一直堅持到今天。不僅是張鈞童,她的兩位小弟弟也學起了普通話,這次的演講比賽,姐弟三人都獲得了金獎。
「我也要成為老師」
兩三年前,張鈞童的父母因為擔心她的課業負擔太重,便商量着要停掉她的普通話補習,但張鈞童就是不同意,因為這是她記事以來最快樂的時光了,「我不覺得很辛苦,這是我最重要的事。我是中國人,要學普通話。」說到這,小妹妹終於露出了甜美的笑容,「我會一直學下去,以後也要成為普通話老師,教給像我一樣的小朋友們普通話,幫助他們學習。」
不上課的時候,她最喜歡做的事便是用普通話誦讀課文,常常會因為太投入而忘記自己的身份,但也因為如此,才讓她在上台演出時忘掉緊張,在一次次的不同規模比賽中都拿到了好成績。「楊老師告訴我們,要先熱愛作品,將自己想像成故事裏的人物,熟悉每個眼神和動作,才能真正有感情地傳遞給觀眾。」
張鈞童口中的「楊老師」便是香港普通話教師義工聯盟的副主席兼秘書長楊化容,這次「雛鷹之聲」全國少年兒童廣播大賽香港選拔賽,也是她全程親力親為的成果,「雖然一開始毫無經驗,但想到要讓小朋友們有更大的平台、要讓更多的孩子了解普通話,我們咬咬牙,賠錢也要舉辦。」
舞台上脫胎換骨
對於王殷愷的父母來說,小朋友從努力中收穫快樂就是他們最好的禮物。別看她今年只有六歲,之前在北京的全國大賽上,拿到了銀獎,而這次的演講比賽,她又得到了金獎。從兩歲起,王殷愷就被爸爸媽媽帶去學說普通話。王媽媽說,「身邊很多的小朋友都在一起學普通話,她自己也很喜歡,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問到願不願意繼續學習的時候,小朋友突然把頭湊過來,咧起嘴巴笑得天真燦爛,奶聲奶氣地說「我願意!」在這次的頒獎典禮上,因為表現優秀,王殷愷又重新將自己的參賽表演《做什麼事情最快樂》向觀眾展示。舞台下靦腆的她彷彿變了個人,不僅聲音清晰響亮,還不時配合故事情節做出精彩的模仿,帶大家進入到她如痴如醉的童話世界。
補充一點,這次比賽中為孩子做夢的誦材,全部來自公開徵集,不少出自義工聯盟副秘書長洪建才(綽號「大力熊」)之手,還有七歲半小朋友陸泳琪的作品《漂亮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