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昨日披露,新興「港獨」組織「學生獨立聯盟」計劃於本周六在旺角發起「港獨」集會,聲言要支援旺角暴動案的被告。
「學獨聯」代表陳家駒曾經成立名為「我們是未來」的「傘兵」組織,其本人亦是參加2015年區選的「獨卒」,與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關係密切。區選之後,陳家駒繼而轉向招攬中學生、大專生「播獨」。
自違法「佔中」後,「港獨」分子愈來愈高調,想方設法滲透入中學和大專院校,同時利用互聯網招兵買馬,對象是入世未深的青年人。與此同時,大專院校某些頭頂「學者」頭銜的人,亦明目張膽地「播獨」。當中,戴耀廷更充當「播獨」先鋒。戴不僅「播獨」,更試圖將「港獨」變成現實,他積極培訓「風雲戰士」,圖謀讓「風雲戰士」在明年區議會選舉搶灘。
無論「學獨聯」、青年新政、香港眾志,還是「風雲計劃」推手戴耀廷及其培訓的「風雲戰士」,他們都是以年輕人為主,組織背後有源源不絕的資源,同時,他們頻頻跑到境外,與境外敵對勢力合流。
「港獨」分子從過去躲在暗角,到今日肆無忌憚大張旗鼓宣揚「港獨」,吸納青年人。這說明近年西方敵對勢力,改變了對華政策,他們試圖將東歐、北非及中東等地策動的顏色革命,在香港變成現實。
西方敵對勢力深知,顏色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對年輕人洗腦,假以時日就能實現,即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國際關係上,國際政治大鱷視香港只是前菜,目的是以香港作突破口,達到顛覆中共政權的目的。為此,境外敵對勢力,以不同渠道、不同代理人,向「港獨」及反政府分子提供支援,裏應外合,扶持他們認為有用的人。
奈何香港某些人,甘為外國主子效犬馬之勞,不惜破壞香港繁榮穩定,換取個人利益。對此,港人必須有清晰認知,看清他們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