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完復活節假期,大家又回到學校上課。小息時,四個好朋友圍在一起,「分享」旅遊經歷。
分享變成「晒命」
「新加坡非常好玩,去夜間動物園好像探險一樣,環球影城的機動遊戲十分刺激,聖淘沙海灘晚上有音樂會,勁!」小華說時還手舞足蹈。
「我就不喜歡太刺激,日本櫻花才好看,上年爸媽帶我去京都,今年去四國,都看到櫻花盛開,晚上燈光照射古城前的櫻花樹,靚到不得了,影相最正!」欣欣認為這才是享受假期。
「講享受,哪裏都不及馬爾代夫,天和海全部都是藍色,住在漂亮的小屋裏,穿好浮潛衣就從房間跳下水,爽!」志豪一臉驕傲,他覺得這一仗,取得勝利!
唯獨美智默然不語。
「美智,你沒試過潛水吧?」志豪咄咄逼人。
「今次爸爸沒休假……我才不愛去熱辣辣的地方,曬到一身黑!」美智被迫還擊。「春節時媽媽帶我返遼寧,四處冰雪,一片白色,你又見過未?」
近年每逢「悠長假期」,家長們都把握黃金時間,買好機票訂好酒店,一家人到外地玩個痛快,親子之餘也紓紓壓力,若果負擔得起,更不介意玩得豪華一點。
孩子跟隨富貴爸媽愈玩愈豪,愈去愈遠,很容易錯覺愈豪愈遠愈威風,結果「分享」見聞也變了「激鬥」。
重點不在「里數」
其實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關鍵既不在「里數」長短,也不在「旅費」多少,而在體驗!
去潛水好嗎?好,更好的是欣賞海底世界時,可以親親海洋生態,而非那間酒店裝潢夠不夠豪華。
看櫻花好嗎?好,更好的是「打卡」留影之後,一家人放慢腳步,漫遊古城,翻翻資料,了解歷史,讓孩子增廣見聞。
「爸爸今次假期較短,時間不足夠,我們來一次華南短線遊,遊走舊城,多去博物館,去到哪裏隨意找家旅店住,好不好?」上個月我建議,女兒晴晴也沒異議。
「好主意!不過更重要是吃得好,難得放假嘛!」丈夫偏愛搗蛋。「飲食也是高深文化啊!」
作者簡介小學副校長、拒絕做虎媽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