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立法會應通過「一地兩檢」方案,讓高鐵順利通車
高松傑 香港菁英會社會民生研究會主席、音樂堂慈善基金會主席
3月17日立法會《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委員會邀請有興趣的人士或團體就該條例草案表達意見。我看過條例草案,認同圖則指站內「香港口岸區」及「內地口岸區」的範圍和界線非常清晰,對草案表示贊成。
今次的「一地兩檢」的方案,其實明明是「民生」問題,我可以用「便商便民」,「百利而無一害」去形容。近年來不管什麼政策、凡事關於內地,總一定會被「政治化」,引來很多反對聲音,以下有三項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方便。我們可以詢問一些商人、市民,有誰不想方便?多少人反對?我想詢問一下「反對者」有沒有去過內地?現時的做法方便嗎?可能「反對者」根本沒有這樣的體驗,因為可能連「回鄉證」也沒有,但他們沒有體驗又憑什麼去「反對」?高鐵「一地兩檢」方案模仿「深圳灣口岸」模式,現時深圳灣口岸是我國首個實施「一地兩檢」的口岸,而深圳灣口岸聯檢大樓位於蛇口,屬於深圳境內。(全國人大常委會2006年根據基本法第二十條通過決定,授權香港政府派出執法人員全封閉式管理大樓內的港方口岸,並實施香港法律。在香港方面,立法會也通過了《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條例》,作為「一地兩檢」所需的本地立法。)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皇崗口岸方便還是深圳灣口岸方便?曾有人做過統計,從香港經深圳灣口岸進入內地,由於有「一地兩檢」,完成通關僅需四分十秒;但從皇崗經落馬洲「兩地兩檢」北上,全程通關時間花上29分26秒。至於兩個口岸的反方向行程,前者只需5分04秒,後者卻要近50分鐘。
二,使用率數據參考。深圳灣口岸每日運作18小時,平均每日有10.3萬人次過關,而皇崗口岸運作24小時,只有7.3萬人次過關,高下立判,兩項數據也充分顯示了答案。
當然全球亦有不少地方實施這項政策,如:英國、法國、比利時的歐洲之星列車站;而美國的海外入境手續,在前往美國的飛機、船舶或火車入閘口,由美方預辦。深圳灣口岸一直運作暢順,為何今次用類似的方案會有問題?原因很簡單,因為凡關於內地的事情,所以反對者一定會「政治化」了它,「為反而反」。
三,浪費。高鐵工程費用龐大,之前因為「拉布」已經不斷超支,如果因為「一地兩檢」而把它拉倒了,只會造成更大浪費。我們也是納稅人,我們希望盡快通車,發揮高鐵真正功效。
總結我們普通市民意見,其實很簡單,只希望「方便」,可於西九龍總站完成香港和內地的清關、出入境及檢疫程序,完成後便可乘搭高鐵直達內地城市,毋須轉車,節省時間,我們只是希望「便利」,這就是我們市民的心聲,這些就是「民意」。所以我希望立法會可以配合通過,順利讓高鐵通車,這將有助大大提升香港的便利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