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長期病患照顧者 誰來照顧

時間:2017-10-27 03:15:20來源:大公網

  圖:周先生以「過來人」身份,透露照顧病妻所面對壓力與困境

  長期照顧患病家人,壓力非一般人可以想像!不久前葵涌葵盛東邨驚爆疑子殺母後墮樓案,除揭出社會悲歌,亦引起社會關注對「照顧者」的支援問題。《大公報》專訪了多名照顧者,由他們第一身講述箇中辛酸,有人受訪時痛哭:「嗰種冤屈好難忍,冇人明白,冇人講得,諗過不如算!」社工則坦言社會對「被照顧者」廣泛支援,卻因照顧者本身非殘疾,政府實質支援有限,籲當局檢視。

  大公報記者 方學明

  「有一刻真係好辛苦,我唔係唔愛佢,但負面情緒不斷膨脹,谷到爆嗰陣,冇人可以講,真係好辛苦。」周先生是其中一名「照顧者」,要他照顧的是其58歲的太太。

  周先生今年61歲,本身也是長期病患者,年輕時在印刷廠工作,食無定時,腎及心臟等都捱出病,需長期進出醫院。初時照顧他的,正是在食店當兼職的太太,豈料四年前太太突然腦中風,半邊身癱瘓,周反而由「被照顧者」變成照顧者。

  冇自理能力 仲對我呼喝

  「我哋結婚34年,有兩個仔,佢哋都出曬身兼一齊住,諗住有層樓喺西灣河,可以安享晚年,點知太太嘅病,令一家人關係陷於谷底。」周說,為讓太太獲得適切的康復治療,出院後最初半年,他不惜月花六至七萬元送太太入住護理院舍,但財政負擔太重,後來被迫接返家療養。此後周每天帶太太覆診,又聘外傭照料。不過周直言只要負擔得起,即使賣樓亦在所不惜。然而,最令他痛苦的,並非龐大支出,而是精神上的折騰。

  「佢(太太)冇曬自理能力,每日由我幫佢沖涼、『執屎』、換尿片等,我係佢唯一照顧者。人前人後,佢對乜人都好好,係唯獨我同佢一齊嘅時候,佢就好似變咗第二個人咁,對我呼呼喝喝,仲做一啲令我好難受嘅行為。」周哭着說。

  幾好脾氣都冇用 都會爆

  周先生舉例說,吃飯時,太太故意打破碗筷用手抓飯吃,又有意無意自殘身體,有時又對他「單單打打」等。「我幾好脾氣都冇用!都會爆。」周說,若只是一次半次的情緒發泄,他尚可忍受,但幾乎每天發生,他坦言已達難以忍受的臨界點。

  「有找政府部門或求助社工嗎?」記者問,周先生斬釘截鐵答:「我冇人講得,唔通同對仔講,話佢阿媽點樣點樣呀?我唔知政府點樣幫我,惟有乜都吞曬落肚。」周坦言不知何時會失控做出「傻事」,幸好,其個案已獲香港復康會社工跟進。

  類似個案只屬冰山一角,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截至2013年,全港估計至少有37.93萬人(20多萬為殘疾人士、17萬多是長期病患者)因殘疾或長期病患需別人照顧,當中各約七成照顧者為被照顧者的配偶、父母、子女或子女的配偶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