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前海港青:完善合作平台 免走彎路

時間:2017-10-25 03:15:08來源:大公網

  圖:郭瑋強希望能進一步開放兩地車牌 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李望賢北京報道:錢包可以驗鈔、旅行箱能自己秤重、手機給行李箱開鎖……數年前,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的郭瑋強沒想過,這些出於學術目的做的有趣研究能夠成為商業項目,甚至與國際知名奢侈品品牌合作。展望十九大以後,中國發展勢頭持續向好,他相信能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郭瑋強所在的前海隨身寶(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是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的一個典型兩地青年合作項目。郭瑋強說,走上創業之路,源於2014年在北京大學為期半年的交流。當時內地已經掀起創業的潮流,有一次到中關村參觀,走進一家創業咖啡廳,有人主動上來打招呼介紹自己的創業項目,一個關於洗手間的OTO項目。「可能很多人聽到這個項目都會覺得搞笑,但他介紹時他的眼睛都放着光芒。」郭瑋強至今印象深刻,也深受觸動,自己在學校做的研究,為什麼不能商業化?回到香港,他就開始組建團隊。畢業後,項目進駐香港科學園。去年,郭瑋強來到前海。

  他認為,香港在科研和國際市場推廣方面仍有獨特優勢。深圳是全世界在硬件製造的速度、素質、價格方面平衡最好的地方,前海則是很好的深港合作平台。今年四月,郭瑋強還搬進了前海「U+」青年創業小區居住。「這裏有來自美國、新加坡、香港、台灣和內地的創業人才,哪家代工廠素質更好,性價比更高,在公寓公共空間的閒聊中就能了解到,免走彎路。」

  盼進一步開放兩地車牌

  在郭瑋強看來,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了關於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兩地合作的企業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機遇。他又指,內地消費者對於新產品的心態也比較開放,「可能在內地推廣一個新產品只需要兩元(人民幣,下同)的成本,而在香港需要100元。」項目致力於一些奢侈品上增加智能應用,內地的訂單量愈來愈大。

  展望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郭瑋強期待有更高層級的機構能夠協調三地的發展。例如在交通方面能夠更加便捷,他希望能進一步開放兩地車牌,讓創業者能更快地在兩地往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