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人內地生活更融洽便利

時間:2017-10-22 03:15:08來源:大公網

  現時有約30萬港人長期在內地工作或求學,隨着兩地經濟進一步融合,港人北上生活、就業、養老已是大勢所趨,但也有不少現實障礙。習近平於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令港人大受鼓舞。《大公報》記者向多位長處內地工作、學習的港人、港生了解,他們均指出,在內地生活的便利度其實是不斷改善中,但盼望國家繼續有更具針對性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舉措。記者同時訪問了研究兩地發展的智庫和學者,他們則建議,內地地方政府可研究出台相應政策措施,為港澳居民提供與內地居民同等待遇,方便他們在內地學習、就業及生活。\大公報記者  朱晉科 孫琳 湯淩琰

  負笈北上的香港學子近年明顯趨多,特區政府數字顯示,目前每年約有3000港人往內地修讀本科課程,截至前年,總計逾1.5萬名港生在內地求學。不過本地智庫、「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剛發表的調查結果顯示,港人學生在內地實習求職過程遇到頗大困難,逾四成受訪學生缺乏內地人脈關係,逾三成因「港人身份」被單位拒收。另外,很多港人在內地就業必須申請就業證,手續繁複,沒有內地居民身份證造成日常生活不便。

  提供與內地居民同等待遇

  習近平今年七一視察香港時,已表示中央將積極研究推出措施,便利港人在內地學習、就業和生活,為港人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全面推進內地與港澳互利合作,完善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體現國家對港澳同胞的關心和重視。事實上,國務院港澳辦負責人早前表示,中央有關部門已梳理出港澳人士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等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近50項,會按突出重點、先易後難、分步推進的原則,先聚焦解決港澳同胞普遍關注、影響面較大的訴求,部分訴求已取得階段進展。

  南開大學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指出,促進港人更好融入內地,更重要的是內地地方政府應根據自身情況出台相應舉措,為港澳居民提供與內地居民同等待遇。目前,內地一些省市已經制定了港澳居民在內地生活、投資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如江蘇早在2014年便出台《保護和促進香港澳門同胞投資條例》,將港澳居民納入該省社會保險覆蓋範圍,申請機動車駕駛證,子女與當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並可納入所在地醫療保險覆蓋範圍。港澳職工還可以參加相關專業技術職稱、職業資格的評審或者鑒定,取得專業技術職稱、職業資格證書等。

  手持回鄉證可自助買票

  「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召集人何建宗表示,內地港人在生活就業方面存在不便利情況,但是情況也在逐步改善。他舉例說,之前持有回鄉證的港澳公民,於內地購買火車票、高鐵票時,只能於售票窗口購票,但目前,港人只要手持回鄉證,便能在京、滬、閩、粵、江、浙等215個車站自助買票,不用再在人工櫃枱排隊輪候,較以往更方便快捷。

  何建宗建議,內地取消就業證,提供臨時居民身份證,以解決目前港澳通行證在內地各身份認證系統不通行的問題,方便港人在內地的生活和就業。此外,特區政府、香港企業或在內地的港資企業應多給予港生實習機會,而香港勞工處和職業輔導機構也應針對性提供支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