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作的報告,氣勢恢宏、高屋建瓴,令維港兩岸的香港市民為之感染和鼓舞。昨天,中共十九大代表、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就十九大的重要意義和習近平總書記報告對於香港工作的論述發表了看法。王志民主任深為感慨地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通篇貫穿着「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堅定執政理念和強烈歷史擔當,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準確標定了我們黨所處的新的歷史方位;明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義矛盾的變化並作出新的概括,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我國國情深刻而清醒的認識;科學作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部署,清晰勾畫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總藍圖、時間表;充實完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進一步明確了黨的建設指導方針、總體布局、基本要求,為我們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提供了科學指南,也為香港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續寫獅子山下發展新故事、繁榮新傳奇指路引航,是一篇歷史性、綱領性的重要文獻。王志民主任的這一深刻體會,充分表達了作為中央駐港機構主要負責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充分認識,對新時代「一國兩制」繼續成功實踐的堅定信心,對新時代香港繁榮穩定砥礪奮進的美好祝願。
如何認真學習、領會、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王志民主任認為,十九大開啟新征程,新思想引領新時代。他說:「這次大會的勝利召開,凝聚了黨心軍心民心,是一次順應歷史和時代潮流,符合人民意願和期待的大會,對於團結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砥礪奮進,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必將贏得包括廣大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衷心擁護。」確實是這樣,習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基本方略,既指明了港澳兩個特區的發展同內地的發展緊密相連,又希望堅持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還勉勵港澳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總書記的報告充分體現了對港澳同胞的關懷、支持和信任,香港民眾定會牢記這份囑託、擔起這份責職、完成這份使命。
學習認識「一國兩制」新定位
王志民主任指出,十九大報告強調,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要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積極作為,團結帶領香港、澳門各界人士齊心協力謀發展、促和諧,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序推進民主,維護社會穩定,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香港長治久安、繁榮穩定的前提和基礎,事關「一國兩制」實踐的正確方向,事關香港市民的共同福祉。嚴重違法、絕不可能的「港獨」行為在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國人中都是「零容忍、零空間」。
對「港獨」行為的「零容忍、零空間」,也就是要重新認識中央對港對澳的「全面管治權」。管治權,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也不是一項新的權力,更不是新的政策,它從香港回歸祖國的第一天開始,就已經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中央對香港「全面管治權」,憲法和基本法所賦予的,具有堅實的憲制性法理依據。憲法和基本法規定的特區制度是國家對某些區域採取的特殊管理制度。在這一制度下,中央擁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權力」,也包括「授權權」,即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而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中央具有監督權力。從「直接行使」到「對所授權力的監督」,這都體現了中央所享有的權力。
再進一步去看,根據憲法及基本法,中央直接行使的管治權包括:組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機關、支持指導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負責管理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的外交事務、負責管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防務、行使憲法和香港基本法賦予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等等。所有這些權力,真正體現了總書記報告中所指出的「全面管治權」。雖然過去不一定如此表述,但中央從未間斷過對這些權力的行使。因此,有些人質疑甚至否定中央有「全面管治權」,要麼是對憲法及基本法缺乏應有的知識,要麼是刻意的誤導,試圖通過否定中央權力去達到將香港變成「獨立政治實體」的目的。所以,王志民主任的講話,再次闡明了「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
把握十九大給香港帶來新機遇
王志民主任說,香港的發展一直牽動着習總書記的心。總書記報告五次提及香港,並在三處展開,充分體現習總書記對香港的重視。報告指出,要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這句話字裏行間凝聚着黨中央對香港和香港市民的殷切關懷,語重心長、情真意切,振奮人心、令人鼓舞。
確實是這樣。香港同胞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和現代化建設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我們回顧近四十年改革開放歷史,香港同胞率先到內地建廠,持續投資內地,支持內地各項事業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內地經濟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長,創造了舉世罕見的經濟奇跡,這一成就不僅凝聚着全體內地人民鍥而不捨的艱苦努力,也飽含着香港和香港同胞的貢獻。回歸祖國後,香港重新納入了國家治理體系,香港的發展也融入了國家發展大局,香港依靠祖國堅強後盾,成功應對危機衝擊,共享祖國發展戰略機遇期、共謀區域合作發展、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已經走上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永不分離的寬廣道路。
愛國家、幫內地、助家鄉,是香港同胞長期形成的可貴品質。國家也無時不惦記着這個特別的「東方明珠」。為了這顆「明珠」,在香港每到危難時刻,中央政府和內地總是挺身而出,給予香港全方位、全領域、全層次的支持幫助。如今,國家進入了「雙向開放」新階段,總書記的報告又描繪和展現了國家發展的一幅幅優美藍圖,香港同胞要搭上這輛「車」、快上這輛「車」,與內地同胞一起將這輛「車」駛向新目標、新征途、新天地。
總書記召喚香港作出新貢獻
王志民主任對香港有着深厚情感。他感慨地說,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香港不會也不應缺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未來,香港只要繼續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從「國家所需」角度挖掘「自身所長」,充分利用好強勢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寶貴的海外人力物力積澱、法治化的優良營商環境、國際領先的基礎科研能力、現代化的城市治理體系等特殊優勢,就一定能在國家不斷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新時代,扮演好重大國家戰略的首要境外推進平台、全球創新要素集聚平台、對外交流的傳播平台、國家「軟實力」的提升和展示平台等重要角色。
王志民主任的感慨,給了香港同胞一個題目:「今天,怎麼樣對照總書記的囑託,共擔這份神聖的歷史責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僅是內地人民的夢,而是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全民族、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夢想。在築夢之旅上,一直享受着祖國和內地眷顧的香港,完全可以發揮內地城市無可替代的獨特作用,比如助推內地實施走出去戰略;利用自己熟悉全球營商環境的優勢,幫助內地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開拓市場;利用香港金融、法律、會計等優勢,幫內地培養所需專業人才,等等。總之,在新時代新征程,香港同胞增強國家意識,義不容辭;依託國家戰略,抓牢機遇;貢獻國家發展,責任所在!
王志民主任最後指出:「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香港也進入『成年禮』後新階段的歷史節點上,我們將以更宏大的視野來連接國家與香港的昨天,審視國家與香港的今天,謀劃國家與香港的明天,珍惜好、維護好、鞏固好、提升好當前香港來之不易的良好態勢。」目標已經明確,道路已經清晰,香港同胞在共擔歷史責任、共享偉大榮光的新征程中,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本文作者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港區上海市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