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首置盤倡月入下限5.2萬

時間:2017-09-11 03:15:19來源:大公網

  圖:「港人首置上車盤」近日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料成為置業人士新曙光

  「港人首置上車盤」成為夾心階層新曙光,近日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劉振江認為,首置上車盤定位宜介乎居屋及私樓中間,設立收入下限與居屋區分,例如限於收入由5.2萬元至7.2萬元的家庭申請,售價介乎於居屋與私樓之間。為提高上車盤的流動性,建議購入禁售期不長於居屋的五年。/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預告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協助年輕家庭置業,並在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公布詳情。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劉振江昨日在電視節目上指出,首置上車盤是為了協助有置業需要的中產家庭,定位介乎居屋與私人樓之間,故申請資格不應與居屋重疊。他建議以居屋白表的月入5.2萬元為下限,設兩萬元收入區間,將上限設於7.2萬元。

  至於轉售限制,劉振江認為,購買首置盤的家庭除了有經濟能力外,也會較年輕,家庭人口可能因生育而增加,就業及就學對居住地區要求也會有變化,轉售應提供較多選擇與彈性,禁售期不長於居屋的五年。至於是由政府買回單位、還是容許私人轉售,政府應該再仔細研究。

  黃遠輝曾指不宜設下限

  為免影響公屋及居屋的供應,林鄭月娥提出另覓土地興建首置盤。劉振江指出,若以公私營合作模式建首置盤,可由地產商提供現成房屋用地,變相開拓新的土地來源,建議公私營比例定為五比五。

  「港人首置上車盤」近日引起社會熱議,不同持份者對於計劃執行細節各有看法,其中針對上車盤是否應設立入息下限的爭議較大。身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的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早前指出,上車盤不宜設定收入下限,否則會令部分有需要夾心家庭未能受惠,審查工作亦將更繁複。

  免出現「大部分人合資格」

  身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有不同看法,認為首置盤的單位伙數有限,應為申請者設入息下限,以免出現「大部分人均合資格」的局面,令真正有需要的夾心家庭更難受惠,建議參考「夾心階層住屋計劃」,訂出申請家庭收入上下限。

  資料顯示,房委會於2014年討論居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時,探討居屋應否設立最低入息及資產限額,但房委會最終認為設立下限或會無意地影響真正有需要購置居屋的人士,加上部分年輕人難以單靠自己努力,儲蓄足夠首期購置私人樓宇,令有關建議擱置。

  定價方面,普遍意見認為上車盤應與市價脫鈎,並根據市民負擔能力釐定售價。黃遠輝曾推算,若按家庭負擔能力計算,上車盤售價或相當於市價的一般,比市價七折定價的居屋更便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