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訊 長者「眼矇」未必是老花加深,有可能患上眼疾,嚴重者甚至需要手術。有調查顯示,45%長者首次驗眼便發現白內障,平均視力僅0.44,較正常低56%,更有4%長者因嚴重眼疾需要立即入院或做手術。視光師呼籲長者善用醫療券,定期驗眼,及早處理眼疾。
現年71歲的鄧先生,因看不清報紙上的字認為自己老花,未經驗眼於坊間購買200度老花眼鏡,惟佩戴該副眼鏡數月後,再度出現「眼矇」現象,甚至看不清迎面而來的巴士號碼,遂決定使用醫療券接受綜合眼科視光檢查。驗光師發現他不僅遠視,更有散光及中度白內障,需轉介眼科。鄧先生說,慶幸自己情況未嚴重至需即時手術,勸誡其他長者及時驗眼。
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今年四月至八月以問卷方式訪問了185名使用醫療券接受眼科視光師服務的長者,及50名驗光師。發現98%受訪者有散光,老花更達100%,平均視力僅為0.44,惟研究顯示,視力低於0.66的人,跌倒兩次或以上的機會,較正常人多1.9倍。
協會會長鄭偉澤表示,大多長者只認為眼睛視力不清,只因自己年老及眼鏡度數不準確,長者缺乏眼睛健康及眼疾知識。惟調查指出,45%及11%受訪者首次驗眼便發現患上白內障及黃斑病變,更有4%因視網膜脫落、眼部腫瘤等問題,需即時入院或緊急手術。
鄭偉澤續稱,視力不清嚴重影響長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可引致生命危險。調查發現32%受訪長者因看不清路面狀況而跌倒,12%過馬路時看不到從旁駛出的車輛,惟香港少於一成長者願意主動驗眼,逾六成長者稱,若無醫療券,不會自費驗眼。鄭偉澤呼籲年滿65歲或以上的長者應善用醫療券,每年進行一次綜合眼科視光檢查。
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鄭偉澤(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