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國家投資開渠引水 百姓喝上「幸福水」

時間:2025-08-07 05:02:23來源:大公报

  圖:港區人大代表視察組到訪喀什大學新泉校區,深入了解當地建設現代化綜合性大學情況。\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大公報訊】記者吳俊宏喀什報道: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視察組6日來到喀什地區,進入第三日視察行程。行程包括視察喀什自貿片區招商服務中心、喀什大學新泉校區、伽師縣飲水思源展示館等地。多位港區人大代表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國家投資17.49億元人民幣建成伽師縣城鄉飲水安全工程,終結伽師縣飲用苦鹹水的歷史,這項民生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

  視察組首站赴喀什自貿片區招商服務中心及綜保區跨境電商中心,視察了解自貿區建設、運行和跨境貿易情況。

  發揮喀什機場優勢 進出口雙向賦能

  據介紹,喀什地處我國西部邊陲,新疆西南部,是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重要支點,具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區位優勢。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自2023年11月揭牌以來,片區聚焦產業、樞紐、環境建設,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到2024年底,跨境電商進出口貨值累計已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194.93%。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聖潑指出,喀什作為南疆要塞,跨境電商可以積極利用當地的免稅倉儲拓展市場。「既要強化陸路聯運,加快聯通周邊國家的口岸建設;更需發揮喀什機場客貨雙樞紐優勢。」他強調,該平台既能推動國貨「走出去」,亦可將中亞、南亞的優質產品「引進來」,實現雙向賦能。

  在喀什大學新泉校區,視察組深入了解當地建設現代化綜合性大學情況。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朱葉玉如表示,喀什大學積極拓展工科等應用學科,為當地眾多企業輸送人才,成功培養了大批扎根當地、持續貢獻的建設者。喀什大學目前有在校生3.5萬人,朱葉玉如認為這一數字將隨學校優越的地理位置持續增長。她相信,在現有醫學、農學等基礎上,隨着工科發展,未來喀什大學的科研實力將全面提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錦良則強調喀什大學的雙重使命:作為全國最西端高校,既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關鍵支點,也是民族團結的重要平台。這裏培育的優質師資,正是夯實邊疆基礎教育的核心力量。他期待學校朝一流院校邁進,服務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才需求。

  下午,視察組赴伽師縣參觀飲水思源展示館和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劉虎事跡展示館。

  據介紹,伽師縣位於塔里木盆地西緣,終年乾旱少雨。居民飲用水長期依靠澇壩水、苦鹹水,安全難以得到保障,成為脫貧攻堅的最大短板。

  引水工程如「東江水」 解百姓燃眉之急

  劉虎是伽師縣水利局原局長,肩負着城鄉飲水安全工程的重任。2019年,國家投資17.49億元啟動從蓋孜河上游引水的工程,劉虎帶領團隊翻越戈壁荒漠勘探水源,日夜駐守工地。即使確診肺癌晚期,他仍堅守一線。直至2020年5月工程全面通水─這項惠及47萬群眾的工程徹底終結了當地千年「苦鹹水」的歷史。但劉虎因病情惡化,於2021年7月不幸離世。2021年,劉虎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劉虎豁出命來,也要讓群眾吃上甘甜的安全水的事跡令我非常感動。」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朱立威表示:「他身患癌症晚期仍堅守一線,就是為了當地百姓能喝上『安全水』、『幸福水』,提升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表示,這項工程成功解決當地47萬群眾飲用「苦鹹水」的歷史難題。她指出,這不僅是攻克艱難的民生工程,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壯舉,如同「東江水千里馳援港」般既解燃眉之急,又為長遠發展奠基。這些都彰顯了國家對民生福祉的深切關懷,這是「飲水思源」當代最美好的註腳。

  學習一線工作者 敢於無私擔當

  黃冰芬讚揚了奮戰一線的黨員幹部。他們以奮不顧身的奉獻精神投身脫貧攻堅,用實際行動證明「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完成如此宏大工程」。黃冰芬強調,我們應學習一線工作者的無私擔當,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為遵循,飲水思源,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