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東區醫院為職工服添「身份證」

時間:2017-08-07 03:15:17來源:大公網

  圖:今年2月東區醫院柴灣洗衣房引入「無線射頻識別分碼系統」,以確保清潔工作服的供應更為穩定

  【大公報訊】記者葉漢亮報道:人有身份證,原來衫都有身份證!醫院管理局轄下東區醫院柴灣洗衣房,今年二月率先引入「無線射頻識別分碼系統」,為職員工作服新增「衣服身份證」,密切監察洗衣流程,追蹤記錄每件工作服的類型、尺碼、清洗次數等,自動分類簡化工作程序。有關技術稍後將擴至醫管局其他洗衣房。

  柴灣洗衣房經理李潔瑩表示,「無線射頻識別分碼系統」是在每件職員工作服增設「衣服身份證」,系統可自動讀取及儲存洗衣資料,以有效管理工作服供應和存倉量。系統也可因應用家需求而調整出貨量,確保清潔工作服的供應更穩定。

  「衣服身份證」率先在柴灣洗衣房應用,現有八萬粒追蹤晶片中,七萬粒已裝於職員工作服,未來會陸續在醫管局轄下其他洗衣房增設「衣服身份證」。李潔瑩稱,工作服於穿着兩、三年便需更換,每件平均清洗200次便須更換,以確保品質,而「衣服身份證」可追蹤到清洗次數。

  洗衣自動化應付激增工作量

  除了「衣服身份證」,柴灣洗衣房工序正陸續自動化,包括一條龍洗滌及乾衣系統、高速入布平熨系統等,以助提高效率。現時約120名員工每天處理5.5萬件衣物,佔醫管局總需求的15.5%,2006年洗衣房處理600萬公斤被服,增至去年790萬公斤被服,10年間工作量大增逾30%。

  李表示,柴灣洗衣房員工不斷創新及優化工作程序,由98款不同種類及尺碼的工作服,精簡為36款,醫院用的圍簾亦由20款不同尺寸,精簡為一款可調校高度的超輕圍簾。柴灣洗衣房獲得醫管局今年度的傑出團隊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