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青馬橋籌備最大型「體檢」

時間:2017-06-26 03:15:20來源:大公網

圖:洪國民(右)說,團隊籌備為大橋進行歷來最大規模檢查。左為鍾伯恆 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1997年落成的青馬大橋,是舉世聞名的香港地標。屹立廿載歷久常新,背後由一群「不畏高」的路政署工程師團隊全天候專門照料,實時監察大橋的健康狀況,工程人員更會登上百米高主纜上目測,在市民看不見地方維修更換部件。踏入20周年,路政署表示,青馬大橋將進行長達數年歷來最大規模「身體檢查」,首次為全條鋼纜進行翻髹,採用韌性和伸延性較強的特別漆料,屆時會分階段封閉慢線,將交通影響減到最低。/大公報記者 陳卓康

  青馬大橋的日常營運由合約外判營辦商負責,並由路政署轄下青馬管制區及青沙管制區政府監察組負責監管,組內各一名高級工程師帶領,監察青馬大橋、汲水門大橋、汀九橋、昂船洲大橋一帶道路範圍的維修保養工作。

  從未需封橋維修

  主理青馬大橋結構安全的路政署高級工程師(結構1)洪國民說,承建商每星期進行一次基本安全檢查,主要由工程師沿橋步行或肉眼目測,約每半年至兩年進行一次的詳細結構檢查,以移動吊船監察橋底狀況,伸出「長臂猿」攝影機掃描肉眼看不到的位置。在不打風的日子,工程人員在下層行車道進行維修工作,如工序需封閉部分橋面路段,則會選在晚上11時後,減低路面交通的影響。

  縱然屹立20年,從未需封橋維修,但汽車及鐵路駛過、風吹雨打、熱脹冷縮,都對大橋逐漸造成損耗。洪國民坦言,大橋當年有防鏽加厚設計,但始終是臨海構築物,無可避免少量鏽蝕,儀器曾量度到大橋有出現「毛髮裂痕」(hair crack),未影響結構,未出現超過0.2毫米、需特別注視的裂痕,目前以底部支座構件,以及伸縮縫損耗較大。橋面瀝青則非常「襟用」,20年需要維修的路面面積少於1.5%,青馬大橋瀝青厚度僅40毫米,產自千里達,遠比一般橋所用的120毫米薄身,用料非常上乘,比一般瀝青昂貴。

  路政署橋樑技術顧問組高級工程師鍾伯恒指出,大橋設計壽命為120年,但不代表100年後一夜間「壽終正寢」,大橋永續關鍵在於適當保養維修,青馬及青沙四條大橋裝有超過200個探測器,實時收集風速、溫度、擺幅、交通荷載等數據,以便工程團隊進行預防性分析,評估壽命有否比預期縮短。

  「唧」高橋換件最難

  談到最困難的保養工作,數到對上一次較大型的保養工程是2012年,將整條橋「唧」高兩毫米,將一件老化不鏽鋼支座磨損構件緩緩褪出,迅速換入新部件「攝住」,再將大橋降回原來水平,整個工程時間局限在收車的凌晨二時至四時半之間。洪形容,過程儼如高難度「層層疊」積木遊戲,考慮影響機場快線的路軌,港鐵最多容許升高六毫米,「真正做嘅地方好細,又唔可以日頭做,好有挑戰性,你哋上面好靜,下面墟墟冚冚,幾十人追趕時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