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曉明接受央媒專訪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接受中央媒體聯合採訪時表示,香港回歸二十年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功,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港工作取得許多新突破、新進展、新成就。但令張曉明感到遺憾的是香港社會「泛政治化」的傾向比較明顯,這不僅反映在行政立法關係方面,也表現在街頭運動上,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是導致了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這樣的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立法一再拖延,也使得特區政府很難把主要精力投放在解決經濟民生問題上。張曉明期望香港社會回歸理性、開放包容的傳統,抓住機遇,減少內耗。
大公報記者 朱晉科
「一國兩制」是最佳制度安排
張曉明表示,實踐證明「一國兩制」不僅是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香港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的最佳制度安排。張曉明指出,香港回歸以來,中央政府對香港實行了實實在在的有效管治。基本法在香港法律體系當中的最高地位已牢固確立,基本法規定的屬於中央的權力已得到有效行使,包括中央對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的任命權,對基本法的解釋權,對香港政制發展這樣一些重大問題的決定權等等,「總的來說,中央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這一套新的管理體制和管治模式是運行有效的,國家主權得到彰顯,國家安全得到維護。」
「從香港回歸祖國的那一刻起,香港就不再是以前所謂的『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張曉明表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變成了生動的現實,儘管這些年香港經歷了許多的風雨和挑戰,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堅定支持下,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人士總是能迎難而上,妥善地應對和處理各種複雜的局面,施政的經驗日益積累,管理能力不斷提高,香港居民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權利。此外,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民主的程度也是愈來愈高。在每五年的選舉周期裏面,香港至少有五場大的選舉,都是依法有序進行的。
張曉明又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香港形勢發展變化的新情況,審時度勢,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指導「一國兩制」實踐,穩妥應對香港出現的各種複雜局勢,領導對港工作取得許多新突破、新進展、新成就。
對「港獨」必須零容忍
張曉明坦言,香港這20年來的發展,總體上比較平穩,成就也很顯著,但也存在着一些問題,例如:貧富懸殊加大、住房困難、年輕人向上流動的通道變窄了等。他說,對這些問題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已有充分認識,也正在努力想辦法解決。
張曉明亦指出:「這20年來如果說有遺憾的話,我的感覺就是香港本來可以發展得更快,發展得更好。但由於一些人為的原因,沒有實現這種最理想的狀況。特別是『泛政治化』的傾向比較明顯,這不僅反映在行政立法關係方面,也表現在街頭運動上,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是導致了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這樣的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立法一再拖延,也使得特區政府很難把主要精力投放在解決經濟民生問題上。」
對於近年香港極少數人公然宣揚「港獨」主張,張曉明表示,這些行徑嚴重衝擊了「一國兩制」的原則底線,嚴重違反基本法和香港本地有關法律,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對於「港獨」的態度必須是零容忍。
張曉明期望,香港社會回歸理性、開放、包容的傳統,抓住機遇,減少內耗,與祖國人民共同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