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地盤巖巉公屋成本勢破百萬

時間:2017-04-13 03:15:12來源:大公網

  圖:公屋單位建築成本將由現時每個71萬元,升至三年後的106萬元,創歷史新高/資料圖片

  房屋署「硬啃」建屋地盤「豬頭骨」,公營房屋建築成本持續攀升。公屋單位建築成本將由現時每個71萬元,升至三年後的106萬元,創歷史新高,2020/21年度的公屋建築成本呎價高達2083元,貴過同年落成居屋的1983元成本呎價,甚至貴過房屋協會2018/19年度落成、有基本裝修的資助出售房屋。有房委會委員指出,房署近年接收大量地皮狹小及斜坡地盤,建築成本無可避免會增加。/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房署未來十年要興建2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公營房屋建築成本飆升,加重房委會財政壓力。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透露,2015/16年度的公屋單位平均建築成本是61.9萬元,其後一度回落,但今個年度已升至71.25萬元,其後以每年逾10%升幅增長,三年後即2020/21年度的公屋單位成本將突破100萬元,每建一個單位便需106.31萬元,平均成本呎價亦由2015/16年度的1206元升至2083元。換言之,每個公屋單位的建築成本五年升幅達71.7%,成本呎價升幅則達72.7%。

  難採用預製組件

  居屋建築成本方面,則由2016/17年度每個單位107.61萬元,升至2020/21年度的116.33萬元,四年升幅約8%。至於房協的資助出售房屋,2015/16年度每個單位的建築成本為118.3萬元,至2019/20年增至154萬元,四年的升幅約30%。

  據悉,現時房委會內部的建築成本指標是以私樓的一半為目標,惟近年建屋用地短缺,署方被迫「硬啃」不少「巖巉」的地盤,難以採用預製組件,直接推高建築成本。消息透露,房委會內部會議曾有向房署提出,可否減收甚至拒收「豬頭骨」地盤,惟署方官員婉轉回應,公營房屋短缺,建屋用地必須「寸土必爭」。

  地盤細兼有斜坡

  身兼房委會委員的投標小組主席張達棠指出,房委會以往興建公屋,根據最高效益的標準單位設計,推算公屋單位的成本約為80萬元,因為近年多了公屋項目是建在面積較小或有斜坡的地盤,設計需因地制宜,未必用得到標準設計,招標價格亦因而推高。他又提到,近年由於整體工程量減少,建造業界都很積極,房委會公營房屋項目的招標價,去年中開始有回落趨勢,以皇后山項目地盤平整工程為例,招標價較預期低30%。他預期若皇后山項目上蓋工程招標,由於地盤較大,可供應單位多,加上招標價回落,可望拉低公屋平均建築成本。

  消息人士稱,房屋署作為全港最大發展商,工程招標具有「壓價」優勢,從近年觀察房署表現,確已是竭力控制建築成本,採取的監管措施較私人發展商更嚴謹,奈何獲批撥的地皮有大量「豬頭骨」,有些可能是私人發展商甚至房屋協會都不願接收建屋,房署「硬啃」,建築成本也隨之上升,相信過去平均每個公屋單位建築成本50萬至60萬元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而未計地價成本,一個公屋的價值已超過100萬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