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博文(右)以前每天要「篤手指」8至9次,有時不願意配合。 右圖:植入皮膚的感應器配合傳送器,可24小時監測血糖。
【大公報訊】記者肖泓宇報道:中大醫學院及兒童糖尿協會在2023年展開「賽馬會年輕糖尿支援計劃」,至今已為逾900名青年糖尿病患者提供「連續血糖監測儀」(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 CGM ),協助管理糖尿病。研究數據顯示,持續使用CGM12個月後,因酮酸中毒症而住院的比率大幅下降85%,出現嚴重低血糖症風險降低超過60%,高血糖風險亦降低超過50%。中大醫學院相信,血糖監測儀可協助患者自我控制病情,減低醫療成本。
糖尿病患者若未能妥善控制血糖水平,有可能引發急性糖尿病嚴重症狀,甚至會出現失明及腎衰竭等長遠併發症。隨醫療科技日益進步,患者除可每日「篤手指」四至五次檢測血糖外,亦可透過CGM持續監測血糖水平,更全面評估自身血糖水平控制狀況,配合連接胰島素泵等儀器,更可即時調控血糖水平。
血糖水平大有改善
「賽馬會年輕糖尿支援計劃」為958個青年糖尿病患者提供連續血糖監測儀,患者將一個5元硬幣大小的感應器植入手臂皮膚下,再配合傳送器,即可24小時監測血糖,並將資訊和警告傳到閱讀器或手機,亦可上傳到雲端。
數據顯示,持續使用CGM對管控血糖水平效果顯著。參與首階段計劃的644名青年當中,持續使用CGM 6個月及12個月後,整體血糖水平有明顯改善。數據亦顯示,青年持續使用12個月CGM,因糖尿病酮酸中毒症而住院的比率大減85%,出現嚴重低血糖症風險降低超過60%,併發高血糖風險亦降低超過50%。
四歲男童博文患有1型糖尿病,媽媽關太表示,未使用監測儀前,每天要為兒子「篤手指」8至9次,博文感痛苦多次不願意配合,現佩戴CGM即可免卻這些煩惱,更可於手機上隨時隨地監測博文的血糖狀況。她補充,CGM可觀察血糖曲線,有助了解不同食物對血糖影響,對他們選擇健康食物有很大幫助。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呂雅文表示,持續使用CGM12個月,大幅降低因嚴重低血糖症及酮酸中毒症的住院風險,醫療成本亦隨之顯著減少。現時每個連續血糖監測儀平均售價約400元至700元,每10天或15天需要更換一次,每月相關費用過千元,有患者因財政負擔而未能長期使用監測儀,希望能爭取資助,減輕使用者財政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