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政府本月初將屯門青山紅樓列為暫定古蹟,為期一年
【大公報訊】政府本月初將屯門青山紅樓列為暫定古蹟,為期一年。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任浩晨指,目前正與業主商討處理方案,未來會考慮參考以往做法,以放寬地積比率等經濟誘因作為補償,以處理事件。
立法會《古物及古蹟(暫定古蹟的宣布)(紅樓)公告》小組委員會昨日舉行首次會議。任浩晨於席間表示,當局會於這一年時間內檢視資料,再決定是否將紅樓列為法定古蹟,令紅樓獲得永久保護。而當局現時正與業主商討保育方案,惟現階段不便透露具體詳情,並指出,當局一直有利用放寬地積比作為經濟誘因,故政府會對此持開放態度。
議員憂造成「破壞後求賠償」
不過,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憂慮,做法或會吸引公眾買入,並破壞古蹟後再要求賠償,造成「落釘」情況。
任浩晨解釋,本港目前有條例規定,拆卸建築物前須按法例申請,政府部門收到申請後,會第一時間通知古物諮詢委員會,但未有就如何防止有關問題而作出回應。
另外,就坊間流傳紅樓與革命活動有關,任浩晨澄清有關說法未必屬實,古諮會早前的評估顯示,紅樓並不是建於1920年代前,故未有將紅樓列為古蹟。不過,未來若有新資料顯示兩者有關聯,當局亦願意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