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嶼山遊艇會上周五起舉行一連三日的遊艇展,展出約三十艘船艇,打破三屆以來紀錄。\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大力發展遊艇經濟,並推出多項拆牆鬆綁措施。有內地遊艇業界看好兩地合作發展機遇,首次來港參加遊艇展,冀與香港以「前店後廠」模式協同合作。
內地遊艇船東及旅客對來港體驗需求強烈,盼進一步簡化通關手續、再增加遊艇泊位和完善配套。有香港業界人士表示,遊艇經濟市場潛力巨大,期望特區政府可統籌跨部門工作,盡快落實拆牆鬆綁措施,帶動遊艇相關生意及高端旅客。\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愉景灣由17日起舉辦一連三日的遊艇展,展示約30艘遊艇,今年首次有內地參展商參展。珠海市金灣區遊艇產業發展協會會長陳弘文代表協會首次來港參展,並帶來三、四艘遊艇亮相。他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作為亞洲華人遊艇使用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遊艇保有量達1.3萬艘,擁有悠久的海洋文化,發展為亞洲金融、商務與旅遊中心,非常值得內地遊艇業借鑒。
冀遊艇盛會五年內與星洲比肩
陳弘文說,內地造船和遊艇維修經驗豐富,他認為兩地可打造「前店後廠」的協同合作模式。香港作為遊艇業的「店面」與「櫥窗」,承擔展售、試航、觀光旅遊等功能,內地則作為「工廠」,提供物美價廉、具世界級水準的製造與維修服務。他又說,珠海政府已落實新政策,容許香港的遊艇於年底可以直航到金灣區,為船隻進行維修保養,相信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陳弘文表示,內地遊艇船東對香港的嚮往由來已久,他們不僅鍾愛香港清澈的海水、豐富的海洋資源,更對香港遊艇會的專業服務、獨特的美食文化充滿期待。但以往內地遊艇要來港,手續繁複,香港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拆牆鬆綁措施,目前已有數以千計的內地遊艇船東,希望能駕駛自己的遊艇來港遊玩,進行遊艇停泊、住宿,以及參與香港的遊艇展銷活動等。
對於香港計劃新增遊艇泊位,陳弘文認為,新增泊位數量應達1200個以上,並規劃一定數量的大眾化公共碼頭。他又建議,特區政府可再進一步拆牆鬆綁,參考美國與加拿大的模式,採用報備制,將檢查、擔保責任賦予遊艇會,可更方便遊艇往來兩地。
香港興業國際集團酒店業務營運執行副總裁麥偉森表示,過去外國及內地船隻來港,需聘請本地持牌船員,及向多部門申請審批,手續繁瑣,導致來港數量寥寥。他認為,若能借鑒「港車北上」模式,實現兩地牌照互認,將徹底釋放內地船東與遊客的來港需求。他說,施政報告提出的「遊艇自由行」,勢必帶動遊艇展規模,以及遊艇數量的增長,其公司計劃在5年內,把香港的遊艇展打造成能與新加坡、摩納哥等國際知名遊艇展比肩的盛會。
「內地一年完成,港不能用十年」
麥偉森表示,內地人口基數龐大,即便只有一小部分人對遊艇體驗感興趣,也會形成極為可觀的市場規模,且這類消費群體多為專業人士或有一定消費能力者,他們來港體驗遊艇時,不會局限於基礎遊玩,更願意消費香港的特色餐飲、高端住宿及各類休閒服務,帶動香港餐飲、旅遊、酒店等相關產業發展,以及遊艇買賣、維修等。
麥偉森表示,珠海的執行效率很高,不到一年,就能建成可停泊遊艇及超級郵輪的碼頭,還將移民局、海事處等所有政府部門,集中到碼頭的同一幢大樓,實現「一站式」辦理,當地還迅速向軍事部門申請開放航道。他認為,香港特區政府要統籌好各相關部門,設定明確時間節點推進政策落地,加快把握時機,「內地一年能完成的事,香港絕不能用十年」。
遊艇展主辦方Lantau Yacht Club表示,目前雖然尚未有具體的交易數字,但許多參展商反映有實質的客戶查詢,而且對短期內達成交易充滿信心。今次遊艇展吸引多家遊艇代理首次參展,其間有多場活動供本地及區內業界作跨平台交流,亦有遊艇會率團遠道從台灣到港參觀展覽交流。事實上,今次來自內地的客人、展商及遊艇業界人士均較往屆多,展商亦認為這次展會為他們開拓了不少新客源,增強業務聯繫。整體而言,展會的反響非常積極,顯示市場對遊艇產品的興趣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