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湯淩琰報道:氣候暖化導致菜蟲增加,農夫加重農藥,市民或誤吃毒菜不自知。香港有機資源中心抽查市面58個蔬菜樣本,近七成樣本被驗出含有不同程度的除害劑殘餘,一個來自美孚農墟獲認證的有機菜心竟驗出除害劑殘餘,違反有機認證標準,三個來自內地常規菜的樣本,除害劑殘餘量超標逾一倍。此外,新都城中心街市連續第二年成為售賣有機菜的「黑點」,八成菜檔聲稱賣有機菜,但真假成疑。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昨日公布,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從全港濕街市、超級市場及有機農墟採集58個蔬菜樣本作除害劑殘餘含量測試,37個被驗出含有不同程度的除害劑殘餘,其中四個嚴重超標,分別含有可導致人類皮膚敏感的「啶蟲脒」和可令人嘔吐不適的「阿維菌素」。
四個樣本嚴重超標
其中一個農藥殘餘超標的菜心樣本購自美孚農墟,被驗出「啶蟲脒」含量為每公斤1.69毫克,較本港法例規定最高殘餘量1.2毫克,超標0.41倍,成年人若每天食2.9公斤,小童吃0.62公斤,可影響健康。由於有機菜不容許用農藥,涉事農墟已違反有機認證標準,中心已即時吊銷其認證資格。
另外三個超標的內地常規菜樣本,分別含有「啶蟲脒」或「阿維菌素」,購自深水埗富昌商場連鎖超級市場、北角渣華道街市和堅尼地城的士美菲路街市,其中購自士美菲路街市的白菜,成人日食0.58公斤,小童吃0.13公斤,可能引起嘔吐。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指出,有機菜種植不可用農藥,一般蔬菜種植也不能施加太多,但去年天氣反覆,菜蟲增加,部分農場負責人於是加重用農藥,期望改善收成,又因清洗不乾淨,導致除害劑殘餘量超標。
中心調查並發現,90個街市的429檔菜檔中,76個報稱售賣有機菜,但店舖展示自行印製的無效證書,或沒將有機及非有機蔬菜分隔。在西貢區的新都城中心街市,連續兩年被列為有機菜零售黑點榜首,第二名是馬鞍山街市,有機菜認證真偽成疑。
黃煥忠提醒,假冒認證有機菜的售價已迫近真貨,市民不宜以價格分辨,當局必須立法監管「有機聲稱」,令違規零售商負上刑事責任,提高阻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