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年三十晚至初一,園方將會把公眾香爐移前六呎,以便市民近距離參拜
黃大仙祠今年新春的「頭炷香」將有特別安排,嗇色園首次將公眾香爐移近大殿六呎,以便市民近距離參拜。園方又在年三十晚至初一凌晨,新增開放月老和佳偶天成神像平台,舉辦「緣在月老」活動,令市民可以入內祈求姻緣,更將在雲衢路擺放中國鼓,市民可前往敲鼓三聲,寓意召請「福、祿、壽」三星,福降人間。年三十黃大仙祠將通宵開放至初一下午六時半。\大公報記者
孫凌奕(文、圖)
每逢年三十晚,大批市民便會前往黃大仙祠排隊爭上年初一的「頭炷香」,祈求來年萬事順意。嗇色園黃大仙祠首次將公眾香爐,由過往的12呎移前一半。據了解,往年大殿前六呎往往設有傳媒區,大批記者一字排開在香爐前爭搶拍攝「頭炷香」盛況,善信儼如「拜記者」,園方今年將傳媒區移至兩側,便可將香爐移前,讓市民近距離一睹黃大仙「真容」。
響應環保籲勿燃大香
嗇色園主席陳東稱,每年的年三十晚,均有逾五萬人前往黃大仙祠參拜,若天氣好,善信人數料更多。由於人多擁擠,善信可能需等待半小時至一小時,才能參拜上香,園方已安排逾500名員工在場協助,呼籲善信屆時耐心等候。他稱,年三十晚祠內不設跪拜、求籤區及貢品供奉區,由年三十晚至初十六,都將實施單項人潮管制措施和指定參神路線,路線為大殿、求籤、三聖堂、孟香亭,不可折返,並希望市民響應環保,只攜備九支線香,勿燃大束香支。
陳東稱,2017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的喜慶日子,因此黃大仙祠推出諸多新活動,希望新的一年,香港少些無謂爭拗,更加和諧。由年三十晚九時至初一凌晨三時,園方新增兩項「頭炷香」限定活動。嗇色園首次開放月老及佳偶天成神像平台,舉辦「緣在月老」活動,已婚或未婚人士均可入內參拜月老,還可在心形貼紙上寫下新年祈願,貼上許願牆,祈願有情人終成眷屬,婚姻幸福美滿,家庭和睦。
上載照片獲幸福手繩
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指,當晚若讚好「嗇色園黃大仙祠」facebook頁面或追蹤「wongtaisintemple」Instagram,並在月老及佳偶天成平台前拍照,上載至facebook或Instagram,就可免費領取道長開光的「幸福如意結」或「幸福手繩」一份,保佑來年眾緣美滿。
善信也可前往孔道門對開的雲衢路,參加「迎春接福 發鼓三通」活動,園方沿路擺放了九面中國鼓,供市民敲擊。李耀輝說,建議敲鼓三次,一擊「龍馬精神」,二擊「萬事如意」,三擊「闔家平安」,道家崇尚「三生萬物」,寓意召請「福、祿、壽」三星,萬神咸聽,福降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