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林鄭:不做事非我為官態度

時間:2017-01-17 03:17:08來源:大公網

  圖:陳智思(左)表示,過去曾多次與林鄭月娥合作,認為她有能力出任特首/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在宣布參選特首的記者會上,逐一回應坊間質疑。她否認自己是社會主義者,重申資本主義是最好的方程式,而拉近貧富懸殊不等於社會主義。面對爭議項目,林鄭月娥認為,如果要沒有爭議或不被批評,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不做事,「但恐怕不做事的態度,不是我為官的態度。」被問到若果當選下任行政長官,會否就基本法23條立法,她回應說,就23條立法是憲制責任,任何政府都應該審時度勢。/大公報記者  馮瀚林

  資本主義是對港最好方程式

  對於有工商界批評她是社會主義者,林鄭月娥稱,「我完全支持自由經濟,我亦都知道在基本法之下,香港奉行資本主義五十年不變。」她又說,資本主義仍然是對香港最好的方程式,令到香港經濟動力成功和開創就業,其他地方也出現貧富懸殊和青年缺乏向上流動的問題,「我們作為政府,必須有政府的角色,就是盡量拉近貧富距離以及兩極化,但這不等於社會主義。」

  23條立法是憲制責任

  至於坊間認為林鄭將延續梁振英的管治作風,形容她為「CY2.0」,林鄭月娥回應說:「我相信民主派朋友不會反對,我過去三十多年公務生涯,特別在領導位置,當時好多議員包括民主派議員,都認為我是『有得傾』的官員。我亦都會從立法會是履行監察政府的角度出發,去處理行政當局以及立法會的事務。所以近日有些對我的形容,我都很難解釋。」

  面對爭議項目,林鄭月娥認為,如果要沒有爭議或不被批評,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不做事,「但恐怕不做事的態度,不是我為官的態度。我每一天上班,都希望能夠多做一件事。」至於23條立法,林鄭認為這是政府的憲制責任,但現在情況不單23條立法,連簡單的醫生註冊條例修訂也難以通過,政府也要審時度勢進行立法工作。至於會否重啟政改,林鄭月娥指,要務實,社會很多人都認同,首要改善經濟民生。

  面向選委會及七百萬市民

  被問及認為自己是否符合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提出的特首參選人四大條件,林鄭月娥表示,選委心中都有一把尺衡量不同參選人,「所以是否符合一些條件,最好交由選舉委員會評價。」她又說,民望亦重要,今次不僅面向1200人的特首選委會,也是面向七百多萬市民,「大家可以透過直接與我接觸,或者在不同場合了解到我對施政的看法,或者我將會提出一些政策、理念,或者具體政策措施,再作出一個評價。」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