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6款新「鷹擊」 閱兵首秀 震懾海天
抗戰勝利80周年大閱兵,前所未有地同時首次公開了6款新型鷹擊導彈,覆蓋艦射、潛潛、空射不同發射平台,具有不同功能定位。其中有首款空射反艦彈道導彈鷹擊-21,首款隱身巡航導彈鷹擊-18C,首款潛射高超聲速反艦導彈鷹擊-19,最強艦載高超聲速反艦導彈鷹擊-20,乘波體滑翔突防反艦導彈鷹擊-17,殲-15艦載機反艦利刃鷹擊-15,形成了空前完善的立體化反艦打擊體系,增強了航母編隊的對陸對海打擊力量。
在此次大閱兵之中,6款鷹擊分布於2個作戰群的3個方隊。海上作戰群的反艦導彈方隊,囊括了鷹擊-15、鷹擊-17、鷹擊-19、鷹擊-20,被譽為反艦導彈「四大金剛」。鷹擊-18C和鷹擊-21,分屬於戰略打擊群的巡航導彈方隊、高超聲速導彈方隊。\馬浩亮(文)
鷹擊17/飄忽彈道破盾 癱瘓防空防禦
鷹擊-17高超聲速反艦導彈,可視作東風-17的縮小版。與東風-17一樣,鷹擊-17搭載了乘波體滑翔彈頭,但做了瘦身修形,整體更為細長,以適應艦載垂發系統。
鷹擊-17能夠以「打水漂」的方式進行高超聲速滑翔,全程機動可控,在飛行末端進行精確的目標修正。這種飄忽不定、難以預測的彈道,能夠有效突破艦載防空系統,具有極強的突防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因此可以說,在「鷹擊」家族裏,鷹擊-17是攔截難度最高的。鷹擊-17和鷹擊-20都可搭載於055型萬噸大驅的垂發系統。這將讓055型成為全球第一種裝配「雙高超聲速反艦導彈」的驅逐艦,是當之無愧的航母首席帶刀侍衛,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反艦作戰水面平台。鷹擊-17突防能力更強,鷹擊-20打擊威力更大。二者在分工上,可先用鷹擊-17進行第一波次攻擊,擊毀航母戰鬥群裏的驅逐艦護衛艦,癱瘓航母群的防空系統;鷹擊-20後發出擊,一舉摧毀航母。
鷹擊18C/隱身巡航 提升奪島登陸戰力
本次九三大閱兵,鷹擊-18C隱身對陸攻擊巡航導彈首次亮相。這是第一種國產隱身巡航導彈。鷹擊-18C是一種全程亞聲速的導彈,速度約0.8馬赫,其打擊用途也從反艦改為對陸攻擊。因此,鷹擊-18C無論外觀造型,還是戰術用途,都與其他「鷹擊」形成巨大區別。
鷹擊-18C摒棄了圓柱彈體,採用多面體彈體與多面錐形彈頭,彈翼採用了較大的後掠角,3片尾翼則採用三角形布局。進氣道隱蔽在彈腹,採用S形彎曲設計。這些設計,使鷹擊-18C的雷達波發射,較傳統圓柱彈體的導彈,減少了約80%,極大提高了隱身性能。鷹擊-18C以超低空掠海/掠地飛行,彈頭有光學窗口內置紅外成像末制導,結合北斗、數字地圖與數據鏈,可在中途更新目標信息,打擊突然出現的高速目標。
鷹擊-18C兼具艦射、潛射需求。裝備於055型和052D型驅逐艦上,將填補海軍對陸巡航導彈的空白,取代艦炮和火箭彈,成為水面艦艇最大的對陸攻擊武器,豐富了「萬噸大驅」和「中華神盾」的火力體系。在支援奪島登陸作戰時,可發揮重要作用。
鷹擊21/垂直攻頂 獵殺航母戰鬥群
鷹擊-21在此次閱兵中首次正式亮相,雙錐體彈頭,4片小型尾翼,是全球第一種空射型的反艦彈道導彈。鷹擊-21與東風-17、東風-26D共同組成高超聲速導彈方隊,分別隸屬於空軍和火箭軍,構成覆蓋海陸、聯通空天的高超聲速打擊體系。實際上,鷹擊-21即是以火箭軍「航母殺手」東風-21D為基礎改進研製的。
鷹擊-21主要使用轟-6N/J/K等戰略轟炸機作為投射平台。而在3種轟炸機之中,轟-6J明確是「海上方向軍事鬥爭空中遠程精打拳頭力量」,因此是鷹擊-21的首選平台。彩虹-9等大型無人機,也具備掛載鷹擊-21的能力。考慮到掛載的需要,鷹擊-21體型較之東風-21有所縮小,射程因而縮減。但鷹擊-21從萬米高空起步,自帶初速,加上戰機自身的航程,其威懾範圍超過了東風-21D。鷹擊-21能夠以6馬赫速度巡航,末端突防時速度則可提升至10馬赫,垂直攻頂,予航母以致命打擊。這是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的領域的關鍵性突破,加強了對敵方航母戰鬥群的威懾手段。
鷹擊20/射程千公里 「萬噸大驅」一彈封海
鷹擊-20則堪稱威力最強、射程最遠、速度最快的艦射反艦導彈。前幾年,外界一直以為鷹擊-21存在艦射和空射2個類型。而此次大閱兵正本清源,此前被誤會的「艦射型鷹擊-21」,型號最終確定為鷹擊-20。但鷹擊-20、鷹擊-21系出同源。在布局上,鷹擊-20與東風-21D一樣,尾翼位於二級助推;而空射型的鷹擊-21,尾翼位於一級助推。鷹擊-20的首選發射平台是055型萬噸驅逐艦的850MMHT-1垂直發射系統。2021年,萬噸大驅1號艦南昌艦就曾試射1枚高超聲速導彈,實際上就是如今正式官宣的鷹擊-20。
目前,萬噸大驅的主力反艦武器是鷹擊-18,射程約600公里。而鷹擊-20的最大射程約1500公里,延伸了水面艦艇的反艦打擊範圍。艦基反航母力量實現跨越式躍升。鷹擊-20的各項指標與鷹擊-21類似,從水面和空中對敵方航母戰鬥群形成立體夾擊。而空警-600艦載預警機以及無偵-8戰略偵察無人機,可以為鷹擊-21和鷹擊-20提供預警和引導。
鷹擊19/隱蔽潛射 深海幽靈一擊殺敵
鷹擊-19是一種專用的潛射導彈,其最大的技術亮點是採用了火箭超燃沖壓發動機。先由火箭助推器將導彈加速至約4至5馬赫,隨機啟動超燃沖壓發動機並繼續加速,而後以6至8馬赫的高超聲速進行巡航。由於直接使用空氣中的氧氣助燃,鷹擊-19無需額外攜帶氧化劑,從而減輕了彈體重量,可以讓彈體更為輕巧、細長。這也保證了鷹擊-19能夠使用潛艇的533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進行發射。由於超燃沖壓發動機可提供持續推力,借助乘波體彈頭和4片彈翼舵面,鷹擊-19可以實施機動變軌,但又要確保在6馬赫的超高聲速狀態下可控。鷹擊-19的亮相,證明中國已經全面掌握了這些複雜技術。
鷹擊-19採用了乘波體彈頭,這一設計可以提高升阻,將高超音速飛行產生的激波壓力能轉化為升力能。潛射導彈的高隱蔽性,加上乘波體高超聲速導彈的突防能力,使鷹擊-19成為最具威脅的潛射反艦導彈。
鷹擊15/「飛鯊」掛載投擲 反艦火力倍增
在集中亮相的「鷹擊」導彈中,鷹擊-15體型近似於鷹擊-12的縮小版。鷹擊-12擁有4馬赫的突防速度和約500公里的最大射程,基本型為空射型鷹擊-12,並衍生出艦射型鷹擊-12A和岸射型鷹擊-12B。由於體型巨大,空射型鷹擊-12主要掛載於轟-6系列大型轟炸機。縮小版的鷹擊-15,掛載平台的選擇餘地更寬,特別是可使用殲-15「飛鯊」艦載戰鬥機進行掛載。在殲-35隱身艦載戰鬥機服役之後,將主要用於掛載「霹靂」空空導彈執行制空作戰,奪取制空權。而殲-15在進行空戰之外,還可騰出餘地實施對海反艦打擊。
目前殲-15可掛載的反艦導彈主要是鷹擊-83K,末端速度只有1.3馬赫,射程約180公里,這將讓殲-15處於敵艦防空導彈的射程內。而鷹擊-15巡航速度約為0.8馬赫,末端可加速至3馬赫,射程約600公里。令殲-15的反艦打擊火力倍增,且提升了戰場生存能力。
鷹擊-15採用呈X形布局的四個斜切進氣口,外側配有4片大型主彈翼和4片尾翼。鷹擊-19使用超燃沖壓發動機,鷹擊-15則是亞燃沖壓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