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憶苦思甜/ 活學歷史 了解「炕上床」故事

時間:2025-09-13 05:02:44來源:大公报

  圖:考察團成員在延安鳳凰山革命舊址參觀毛主席舊居。\大公報記者張仕珍攝

  「鳳凰山革命舊址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後的第一個駐地,在這裏,毛澤東主席撰寫了《實踐論》《論持久戰》等重要論著……」8月13日,「尋根鑄魂.同心築夢」陝西尋根考察團走進革命聖地延安,在鳳凰山革命舊址和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近距離感受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歷程。

  踏入鳳凰山革命舊址,映入眼簾的是質樸的窰洞和簡單的陳設。作為中共中央到延安後的第一個駐地,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在此居住和工作。在毛主席舊居中,一張「炕上床」吸引了香港學生的關注。「在陝北,人們是在炕上睡覺,但毛主席是湖南人,習慣睡床,於是,就在這炕上鋪了一張床,叫做『炕上床』。這張『炕上床』最大的特點是書多。」講解員講解道。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學生盧思儒表示,以前都是從歷史書上了解毛主席,「會覺得主席可能是個很嚴肅的人,但來到延安之後,看到他毛主席生活過的地方,『炕上床』這個小小的物品又顯示出他活潑的一面。」

  港生盧妙鈺表示,毛主席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還能刻苦讀書,認真寫作,「我們現在條件這麼好,更加要向革命前輩學習。」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