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第五屆跨境安老服務研討會於港大舉行

時間:2016-12-11 21:07:20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12月11日訊 第五屆跨境安老服務研討會已於周五下午假香港大學圓滿舉行。研討會由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耆年護理中心、香港理工大學活齡學院、香港復康會、伸手助人協會、香港老年學會及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合辦,超過一百名業界代表及相關持份者出席活動。是次研討會以「數碼時代中的跨境安老服務」為主題,透過討論及分享跨境安老服務在數碼時代中的機遇和挑戰,探討跨境安老服務能帶予本港長者的選擇,同時促請香港政府及業界考慮對跨境安老服務提供支援,使長者能盡快受惠。

  研討會邀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譚贛蘭作主題演講,闡述了政府以尊重不同長者的意願為原則開展跨境安老相關工作的情況。譚贛蘭重點講解了政府向提跨境長者提供老齡津貼的具體操作標準和實施情況,以及「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試驗計劃」的最新情況,同時指出其對跨境養老院舍服務和醫療配套實施等問題的關切,盼各持份者繼續提供意見,共同努力。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臨床事務副院長陳志權就香港政府長者醫療券及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試點計劃進行全面介紹,講述了醫療券所適用的診療中心或醫技科室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陳志權引述了該計劃在2016年1至10月期間的統計數據,包括共有2,033人次使用醫療劵,平均每人門診費用約417元人民幣,內科、中醫科和眼科接待病人數目在所有科室中排名前三,並指出了目前醫療劵尚未能適用於手術治療的局限。他希望數碼技術能夠在病情監控和遠程醫療方面繼續發展,為病人提供更多便利。

  香港社工及福利工作人員工會主席鄧家彪分享了香港工會聯合會在內地港人長者服務中的經驗。鄧回顧了該機構內地中心服務內地港人長者的情況,包括護送無依無靠的長者返港,協助長者申領「廣東計劃」,以及幫助長者爭取在內地城市享受乘車優惠等。他把港人長者在內地生活的需求總結為緊急支援,醫療護理、福利津貼和社交互助四個方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