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何進昇報道: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發現,自城規會規劃指引13E於2008年實施以來,棕地申請獲批率高達接近九成,令棕地加速擴張。該會建議廢除13E指引,限制城規會批准新棕地申請,從而釋放土地,解決房屋不足問題。規劃署回應稱,會考慮每宗申請的用途性質和規模,才決定是否批准棕地申請。
WWF研究分析發現,本港貨櫃吞吐量近年大幅下跌,由2008年的2449萬個標準櫃,跌至去年的2000萬個標準櫃,對棕地需求下降,但同期的棕地申請數字高企,成功獲城規會批准的比率也愈來愈高,由2008年的71%,升至去年的88%。獲批棕地的土地面積,由2008年的208公頃,升至去年的321公頃,增幅達54%。
WWF研究主任陳翰奇稱,棕地申請成功率高企,關鍵是2008年城規會新增規劃指引編號13E,放寬容許改為棕地的條件及面積,令城規會有依據將其他用途土地改劃為棕地。他指未有指引前,城規會審議時,需考慮用地原意及周邊影響,指引則先將土地分類,城規會未必需考慮對周邊影響。隨着貨櫃吞吐量下跌,棕地需求下降,該會建議廢除13E指引。
規劃署發言人回應查詢時稱,城規會充分考慮每宗申請的擬議用途和規模,以及有關地區的情況,才決定批准或拒絕申請。發言人強調,審批涉及露天貯物和港口後勤用途的規劃申請時,會考慮規劃指引13E列明的一般規劃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