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竹門日語/沒溫度的AI\簡嘉明

時間:2025-09-04 05:02:41來源:大公报

  網絡上流傳的影片和報道太多,在人工智能普及的年代,由AI生成的圖像和視頻排山倒海般湧進手機使用者眼前。最初大家覺得很新奇、逼真和好玩,所以爭相瀏覽及學習。似乎大小事情只要加入AI元素,就能予人創新、時尚和高端的感覺。

  賣相美輪美奐,似是天衣無縫的圖像與畫面幾可亂真,可是當受眾不停被餵食AI資訊一段日子後,反應開始走向兩極:一是還沒提高警覺,也缺乏分辨真偽能力和經驗的,對網上流傳的影聲畫都信以為真,什麼都大吃一驚,還以為自己掌握了社會的最新情報。例如以為名人在鏡頭前大談個人的投資策略是真實訪問,對視頻中推銷的致富之道深信不疑;看到跟真人容貌膚質相近的機械人正在大量生產,就以為各行業的從業員正被取代,自己快將「飯碗不保」,盲目地消極恐慌;看見網民拍到夜空頻繁出現大量異常光芒,就相信有外星人登陸地球等。這類網民以為看到的就是真相,不加思考證實就轉發廣傳,都是謠言散布者或網絡騙徒的目標。

  另一極端是由於看到太多真假難辨的信息,在感官不停受刺激,卻又一次又一次發現都是AI生成的東西後,由於屢次被耍,所以慢慢變成什麼也不信,如驚弓之鳥,對耳聞目睹的皆警惕非常,不單生活壓力倍增,也難以受感動。正如筆者近日看了某機構以關顧社區少數族裔為題的AI視頻,美女主播在電視新聞報道香港不同族裔市民的相處情況。片段中用AI生成記者在街頭訪問、市民分享個人心聲、專家就民意調查作分析等。縱然一切都如真人實境,內容又流暢豐富,處處展現AI的生成威力,但看着沒有瑕疵也缺乏溫度的短片,令我產生莫名的距離感,感染力頓時大打折扣,明明真實的資料也令我不敢全然相信,更何況共情動容。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