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手足童樂」助骨科病童建自信

時間:2016-09-29 03:15:30來源:大公網

  圖:手足童樂主席何百昌醫生(右)向高永文致送會員繪畫的禪繞畫

  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及▉威爾斯/威爾士(國名)▉醫院矯形外科及創傷科支持下,一群醫生、職業治療師及物理治療師成立「手足童樂」病童組織,九月三日舉行啟動禮。近150位骨科病友及其家屬、嘉賓和義工一同見證。

  啟動禮於▉威爾斯/威爾士(國名)▉醫院進行,邀得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威爾斯/威爾士(國名)▉醫院行政總監熊志添及沙田區議會主席何厚祥主持。「手足童樂」主席暨▉威爾斯/威爾士(國名)▉醫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顧問醫生何百昌表示:「由2003年前系主任熊良儉教授成立的『成長綠洲』計劃,早已為上肢有障礙的兒童提供另類康復治療。發展至今日,與另一個骨科病人組織香港知足協會合作,將服務對象由上肢有損的小朋友,拓展至下肢有障礙的病友,成為今日的『手足童樂』。除了原有的繪畫、口琴及音樂治療,現更加上運動元素,配合專業導師和治療師設計和運作的系統評估,為患者提供訓練。希望能夠有更多善長支持,讓這個計劃能夠持續發展。」  

  「手足童樂」計劃的由來,鑑於現今醫療服務不再單單局限於醫院和藥物,還需顧及到治療前後的心理建設及復康工作;包括為病人建立自信心、協助他們投入社區及應對生活種種不便等全方位復康。「手足童樂」團隊希望透過提供不同興趣小組、團體活動、醫療資訊及病人互助平台,與肢體障礙兒童及其家長,一起面對治療前及復康期間的困難。

  計劃目的:協助孩子們克服肢體障礙帶來的不便,享受藝術及生活,從而建立自信;支援家長於處理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項挑戰和需要;促進社區共融,讓公眾更了解受助者的需要和潛能,互相尊重和合作。

  服務對象:因先天或意外造成肢體缺損或功能障礙,需要長期接受治療的兒童、青少年及其家人。

  服務內容:口琴班、繪畫班、羽毛球班、音樂治療、家長組、義工服務、團體活動、社區教育及提供醫療及社工服務資訊 。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