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十年,中國通信鐵塔基礎設施行業體量大幅擴張,市場規模居全球大國之首,同時行業准入亦較高,內地市場由中國鐵塔公司壟斷,其市場份額達到97.25%。
價格穩定:收入方面而言,Frost & Sullivan的資料顯示,2015至2017年,中國通信鐵塔基礎設施市場每租戶平均年度價格由2.53萬元小增至2.56萬元(人民幣,下同),其間沒有重大波動。
成本上升:成本方面,折舊及攤銷、場地租賃費和維護費用是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供應商的主要營業開支。折舊及攤銷是主要成本,源於鐵塔並且受到鋼價影響。Frost & Sullivan的資料顯示,鋼價指數於2012至2017年略有波動,2015年見最低位。2017年,鋼價上升至2012年左右水準。場地租賃費很受場地空間租金的影響,而這租金的變化可反映於辦公樓的平均租金。辦公樓的租金於2012至2017年持續上升,其間每月租金由每平方米134.8元上升至146.5元。維護費用主要受到專業維護技術員薪金影響,維護技術員薪金與建造業專業技術員的薪金一致。建造業專業技術員的年薪金由2012年42000元上升至2017年63600元,複合年增長率8.7%。
中國市場競爭形勢:
(Ⅰ)市場壁壘高。進入中國通信鐵塔基礎設施市場並實現具規模業務所面臨的市場壁壘較高是因為:
(1)由於中國通信市場已發展多年,新參與者不再有先入優勢,新參與者將面對大量站址資源已被其他市場參與者佔用的情況,而且TSP搬遷基站的成本相對較高;
(2)需要龐大資本開支及營運資金建設及運營大量站址才能實現規模效益及賺取利潤,小型參與者難以實現規模效益;
(3)選址及維繫站址的能力受政策、行政、地理、環境、人口及從業人員經驗因素制約影響;(4)成為TSP的供應商及與其建立長期業務關係具挑戰性及需要時間,尤其是考慮到轉換成本高。
(Ⅱ)市場高度集中。中國通信鐵塔基礎設施市場由中國鐵塔公司等幾家大型公司主導。Frost & Sullivan的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雖然中國有超過200家公司提供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但不足10家公司擁有多於1000個站址。中國鐵塔公司的市場份額達到97.25%,是中國最大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