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歷史性協議後,世界聚焦兩國將如何落實協議 法新社
12日,美朝首腦歷史性在新加坡舉行峰會並發表聯合聲明。雙方就美朝建立新型關係、構建半島和平機制、實現全面無核化和尋找戰俘與失蹤人員遺骸等目標達成一致。雙方還承諾將就落實峰會協議進行後續協商。毫無疑問,此次峰會對緩和東北亞局勢,開啟半島無核化進程和建立和平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借鑒前人經驗助落實協議
回望半島無核化20多年的歷史,不難發現達成協議不容易,而落實協議則更困難。無論是1994年10月美朝達成的《美朝框架協議》,還是「六方會談」中所形成的三份文件,即2005年的《9.19共同聲明》、2007年的《2.13共同文件》和《10.3共同文件》,都歷經反覆和周折才能「修成正果」,為解決朝核問題提供了路線圖。但是,由於這樣或那樣原因,沒有一張路線圖是走得通的,半島局勢卻一再陷入緊張狀態。
要解決落實難問題,歷史和本次峰會為人們提供了值得借鑒的重要經驗教訓。
一是建立互信,對話解決分歧。美朝新加坡峰會確定了解決朝核問題的大方向,雙方在實現這個目標過程中出現分歧甚至反覆在所難免。如何進行良性互動,通過對話解決分歧,而不是渲染分歧綁架整個朝核問題解決進程。這不但需政治意願,還需要解決問題的智慧和技巧。此次聯合聲明中使用「全面無核化」取代美方所一直堅持的「完全的、可驗證的、不可逆轉的無核化」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二是排除干擾,避免節外生枝。美朝新加坡峰會是向解決朝核問題邁出的第一步,雙方在以後的合作中應始終聚焦半島無核化和建立和平機制,而不是節外生枝,將次要問題與主要議題掛鈎。在《9.19共同聲明》發表之後,美方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指責朝鮮在澳門銀行「洗錢」,接着又宣布對朝方實施金融制裁,從此朝核問題進入「制裁─試驗─再制裁─再試驗」惡性循環的怪圈。面對問題做減法,將次要問題與主要問題剝離,分開處理,而不是做加法,不分主次把所有問題都攪和在一起,這只會增加解決問題的難度。
慎防美黨派政治干擾
三是細節決定成敗。解決朝核問題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而美朝新加坡峰會僅僅為這個系統工程確定基本目標。如何將這些目標轉化成現實,還有大量細緻工作要做。例如,半島全面無核化與美朝建立新型關係、建立半島和平機制是什麼關係?孰先孰後,還是同步對等進行等等,都需要雙方直面問題,換位思考,相向而行,才能形成共識。歷史表明,往往一項細節沒有得到落實,有可能導致整個協議失敗。
四是防止美黨派政治干擾。美國總統克林頓執政後期,美朝關係正常化大門曾一度打開了一條細縫。雙方高層官員實現了互訪,並就朝核、互設外交代表處等問題進行探討。然而,到小布什政府上台後並沒有沿襲其前任的對朝政策。他在競選期間就不斷抨擊《美朝框架協議》,後又在國情咨文中將朝鮮列為「邪惡軸心」國家,接着又發現朝方研發以鈾為原材料的核武器。小布什政府認為朝鮮背棄了《美朝框架協議》,由此宣布終結雙邊談判,而朝方也宣布將重啟根據框架協議凍結的核活動,並正式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總統奧巴馬上台後又對朝推行「戰略忍耐」政策,對朝「施壓」多於接觸,美朝關係進一步惡化。美國黨派政治在對朝政策問題上的不確定性可見一斑。種種跡象表明,此次開啟的半島無核化進程不會是「一步到位」,而將是一個分階段推進的長時間過程。對美國政府來說,避免國內黨派政治干擾將是一個嚴峻挑戰。
五是朝韓和解是解決朝核問題的基礎。2010年爆發的「天安號事件」加劇了美韓對朝鮮的不信任感和對立情緒,並造成半島局勢再度滑向新的緊張狀態。相反,此次美朝新加坡峰會之所以能如期舉行,與超級「中間人」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美朝之間穿梭斡旋分不開的。正反兩方面經驗都說明,沒有朝韓和解,就談不上朝核問題的最終解決。
可以說,朝核問題是冷戰遺留的最後一道未解難題。在1994年、2005年和2007年,半島上空曾分別亮起解決這個問題的希望之光,但是曇花一現,很快就熄滅了。國際社會期待美朝新加坡峰會將避免前幾次談判覆轍,達成的協議貴在落實,雙方要全力以赴把協議轉化為現實,走好走穩半島無核化和永久和平的每一步。
原資深外交官、駐外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