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太空實景電影《窗外是藍星》,我不止一次被震撼到,我覺得只有在大銀幕看,才有最佳觀影感受。
我對太空知識了解甚少。看到三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太空失重環境中生活工作六個月,除了敬佩之外,最觸動我的一句台詞是女航天員王亞平說的,在太空生存,最受挑戰的不是身體,而是心理。「限制人類探索太空的不是醫學,而是心理學。」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宇航員們在失重的太空艙內飛來飛去,搬看似又重又大的東西不費吹灰之力,吃的餃子與用的刀叉都在空中漂浮着。
如果只是在太空短暫作停留,那這一切都覺得好玩。但宇航員們要在空間站工作半年。失重給地球人的身體會帶來各種危害,比如免疫力下降,肌肉萎縮等。所以需每天雷打不動地進行兩小時的體能訓練。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太空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去完成艱巨的任務。
王亞平在電影裏擔任講解,她美麗又理性,聲音也悅耳。她到太空工作,只帶了女兒平日最愛的一個小玩偶,每天看看那個小玩偶,給她心理能量續航。
王亞平說,太空飛行的速度是子彈的七倍,一天二十四小時內他們可以看到十六次日出。我想起《小王子》裏小王子說,「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
宇航員出艙是高危作業,看他們穿着笨重的宇航服就知道有多難。翟志剛擁有豐富的航天經驗,作為老大哥,他第一個出艙。王亞平緊隨其後。看宇航員們在太空行走,不知他們那時的心情怎樣。
王亞平是中國航天史上第一位出艙作業的女航天員。一向情緒穩定大氣的她出艙前也有些緊張。她特別注意安全繩,說如果繩子斷掉,她就永遠漂浮在太空了。她應該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永遠見不到心愛的女兒和家人了。深呼吸後,她從容出艙,協助翟志剛順利完成工作。
喜歡影片中神舟十三號進入太空後對地球回眸一瞥的鏡頭,那是科技發展後人類的終極浪漫,人類的探索精神永無止境,回望曾孕育自己的藍色星球,去探索更浩瀚未知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