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今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不跌反升約百分之二,為今年表現最標青的新興市場貨幣之一
美元持續反彈,加劇新興市場貨幣沽壓,惟跌勢只是局限於通脹高企、經常帳赤字龐大與政局不穩的新興市場貨幣。事實上,今年人民幣匯價表現穩如泰山,兌美元不跌反升,這與市場對中國經濟信心不斷增強有密切關係。
新興貨幣下跌傳染性不高
聯儲局年內可能再加息一至兩次,支持美元匯價反彈,從今年低位回升約半成。雖然美元彈幅不大,但對於一些金融系統脆弱的新興市場貨幣構成沉重壓力,阿根廷披索與土耳其里拉,今年便大幅下瀉了兩成以上。
可幸的是,目前新興市場貨幣下行的情況,傳染性暫時不高,貨幣大跌只是局限於通脹高企、經常帳赤字龐大與政局不穩的新興市場。事實上,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多隻亞洲貨幣出現不跌反升的現象,突顯中國以至亞洲經濟表現保持穩中向好,為世界經濟提供增長動力來源。
兌美元不跌反升成避險貨幣
今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不跌反升約百分之二,為今年表現最標青的新興市場貨幣之一,反映人民幣國際化有成,吸引不少國際資金,尤其是下周A股納入摩指,意味A股與國際市場接軌又邁進一大步。
根據資料顯示,外資不斷增持人民幣資產,近月北行投資A股的滬股通與深股通渠道,持續錄得淨資金流入,上月達到四百零五億人民幣。目前外資持有A股總值已增加至一萬二千億人民幣,佔市值比重約百分之二。至於人民幣債券,今年首四月,外資合共增持一千七百多億人民幣至一萬三千多億人民幣,佔內地人民幣債券比重約百分之一點八。由此可知,外資大手吸納人民幣資產,是人民幣匯價呈強因由所在。在環球政經不穩環境中,人民幣具有成為避險貨幣的條件。
其實,近周環球政經環境呈現新變化,先有土耳其等新興市場貨幣大幅下挫,跟着美國貿易保護主義變本加厲,計劃向進口汽車加徵重稅,繼而「特金會」突然宣告泡湯,連串事件令全球金融市場再起波濤。
面對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全球資金流向走勢呈現突變風險增加,尤其是目前市場避險情緒持續升溫,加上聯儲局繼續推進利率正常化,支持美元匯價止跌回升,這樣勢必加速資金從新興市場回流美國。
目前環球金融市場主要面臨四大風險。一是新興市場貨幣不穩。面對美元反彈與利率趨升,新興市場貨幣匯價普遍承受一定沽壓,其中阿根廷披索與土耳其里拉跌勢不止,憂心會引發貨幣危機。
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威脅加劇。經常反口覆舌的特朗普,突然表示對上周中美就新一輪經貿磋商不滿意,還將限制貿易火頭進一步擴大,再以國家安全為由,計劃向進口汽車徵收百分之二十五關稅,這顯然要迫使墨西哥與加拿大在北美自由貿易談判中作出讓步,但卻必然會得失了德國等美國盟友。去年美國從外地進口汽車約八百三十萬輛,總值達一千九百二十億美元,會對國際貿易造成衝擊。
三是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定。原定在下月十二日舉行的「特金會」,特朗普突然宣告取消,令朝鮮半島局勢增添不穩定性。美國國債與國際金價回升,反映市場避險情緒加劇。
外資繼續加注人民幣資產
四是意大利政局不明朗。近期歐元兌美元持續走弱,主要受到意大利政局不明朗,民粹主義的政黨上台,計劃大開水喉,與歐盟審慎財政準則相違背,意大利脫歐風險也隨之上升。
即使如此,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向好的良好勢態,有理由相信人民幣以至實體經濟有能力抵禦外圍衝擊,外資繼續加碼押注人民幣資產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