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參與大灣區發展 融入國家新機遇/陳仲尼

時間:2018-04-26 03:15:38來源:大公網

  32名立法會議員上周考察粵港澳大灣區內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五個城市三天。正所謂「沒有對比便不知利害」,各城市對迎接大灣區規劃的摩拳擦掌和蓄勢待發,令不同陣營的一眾議員都深刻意識到:香港應緊貼國家發展的步伐!

  大灣區如何發展,今年「兩會」許多代表、委員都就此提出了具體建議。我亦在「兩會」上提出,大灣區內的各個城市要避免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須由中央牽頭,通過頂層設計,對各個城市進行分工協調,理順區域合作。

  令人欣喜的是,「兩會」之後,有消息傳出中央決定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擔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同時統籌大灣區規劃,料未來定能把各城市的比較優勢和內在潛力充分發揮。

  這對於香港而言,無疑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憑藉着金融業和服務業等方面的突出優勢,必然大有可為。不過,香港除了需要擁有建設大灣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積極參與的心態。現在,香港有不少人仍將眼光投放在本地,並沒有把融入國家發展機遇與自身的發展方向有機結合,亦未及時察覺到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所取得的蓬勃發展和邁向世界級水平的領導地位。

  國家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與優異的政治體制建設是分不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根本的關鍵是由中國共產黨統一領導,又與各黨派進行民主協商,體現了廣泛的參與性,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制定出務實長遠的治國理念和大政方針。這次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修憲,納入新內容,配合新形勢,完善了政治制度的建設,充分彰顯制度自信。

  隨着十九大的勝利召開和國家憲法的修訂,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早已是大勢所趨,走進大灣區則是當前最重要的一步。其實,「國家強則香港強」,這在香港各界早已達成共識,在今年「兩會」上,我和許多港區代表、委員都深刻地感受到,國家的強盛興旺令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同時我們也意識到,這種強盛不是憑空冒出來的,而是需要包括香港人在內的每一個中國人,以自強不息的精神,貢獻自己的力量,才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考評局主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