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產力局提四大策略助港鐘表業發展

時間:2018-04-23 21:58:13來源:大公網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總裁畢堅文(大公報記者李永青攝

  大公網4月23日訊(記者 李永青)為協助香港鐘表業掌握市場發展,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發表「香港鐘表業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報告,並提出四大策略,分別為質量提升,將香港定位為亞洲「日內瓦」;品牌塑造,即提供最佳價值的中高價手表產品;產品創新,即從傳統鐘表邁向智能產品;人才發展,即將香港建立為手表人才樞紐。

  該局總裁畢堅文表示,過去三年,全球鐘表市場放緩,有需要重新檢視整個行業的定位,為業界制訂一套持續發展的策略。他指出,報告針對香港鐘表業目前的競爭形勢,提出四大策略及六大建議,冀能增強香港鐘表業的競爭力,目標是令香港成為亞洲「日內瓦」,提供優質及設計時尚的產品,推動由中、低檔升級到中、高檔。

  他又表示,為協助業界發展,該局的香港鐘表科技中心致力加強檢測服務,並在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下,開發香港第一台機械機芯及電子機芯的天文台表測試設備。同時,香港鐘表科技中心與電磁兼容科技中心,亦推出更多智能穿戴產品的專業測試服務,以幫助業界符合智能穿着產品有關可靠性和健康安全的要求。

  研究報告顯示,香港鐘表業具備成熟及完善的供應鏈,以高性價比的產品見稱,惟生產技術研發及電子商務方面起步較慢,亦缺乏品質認證及完善的人才發展制度,且在線上線下發展落後。報告提出,應循品質提升、品牌塑造、產品創新和人才發展4大策略,以加強本港鐘表業競爭力。

  報告亦建議6項措施,包括參考瑞士認證機構,開設本地中央檢測實驗室;向業界推廣「工業4.0」,高效益製造大量客製化及個人化產品;推出「設計認可計劃」,針對中高市場,加強宣傳「香港製造」品牌;成立「香港鐘表學院」系統地培訓人才,推動行業傳承;設立「香港鐘表科技研發中心」,支援業界開發多元化產品;成立「香港智能穿戴產品聯盟」,為香港業界提供跨行業合作平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