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柳淳風簡介
【大公報訊】記者王珏北京報道:首屆「香港『黃永玉』國際青年版畫藝術家扶持計劃」年度展覽早前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該計劃評審團成員、知名美術學史學者、策展人柳淳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黃永玉獨特的人格魅力以及自由生長的創作風格,折射出中國近現代文化的斑斕光譜。以黃永玉命名該計劃,是對黃永玉終身不竭的創作欲望與靈感的崇高致敬及傳承。當代青年藝術家當以黃先生為榜樣,不隨流俗,展現自由個性與創作活力。
冀藝術創作跳出條條框框
「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流變中,黃永玉先生是個非常有代表性的藝術家。」柳淳風認為,黃永玉雖未受過系統美術教育,卻憑藉天賦與勤勉自學成才、終成大家。黃永玉善於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將日常的瑣碎與平凡轉化為藝術中的不凡與獨特,無論木刻、國畫還是其他形式的藝術創作,都透露出不可複製的獨特韻味。更難能可貴的是,黃永玉一生勤勉不輟,一路行走、一路創作,這種澎湃的生命力和激情,非常值得當代藝術青年學習。
柳淳風坦言,當前,很多藝術青年都受過專業美術教育的科班訓練和系統教育,這令其在技巧上具備一定優勢,但也可能導致他們在創作過程中面臨一系列局限性。她認為,專業美術院校通常遵循一定的課程體系,強調理論與特定技法訓練,這種學院派、標準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青年創作才華與創新思維,學生們在固定的教育模式下,容易陷入思維定式,過於追求技法的標準和統一,而忽視了藝術最本真的表達──情感與思想的傳遞,限制了創作自由和藝術個性的發揮,最終陷入「模式化」、「套路化」的窠臼。
她指出,技術可以學習,但藝術的靈魂在於你對世界的獨特觀察和表達。青年藝術家應當從黃永玉身上汲取力量,跳出條條框框。能否不拘泥於傳統技法束縛、創作風格能否如黃永玉般自由又放鬆,是她在今次評選青年藝術家版畫作品時最看重的核心素養。
柳淳風對青年藝術家滿懷期待。她希望青年一代珍惜扶持計劃的平台與機會,積極參與其中,在與同行的交流切磋、專家的指導幫助下不斷成長。在創作中,要堅守藝術初心,不被外界的喧囂和功利干擾,專注於作品內涵的提升與藝術語言的創新。同時,勇於嘗試新的媒介、新的表現形式,將個人的獨特感悟融入創作,讓作品靈動又具個性風采,創作出更多具有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的作品,推動中國當代藝術不斷向前發展。\圖片: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