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早前出席「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香港研討會」時發表的講話,不但闡釋了維護國家安全就是維護港人福祉,維護國家安全既是香港的責任,亦是香港利益所在的邏輯關係,更直指香港長期未有建立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成為國家安全的一大風險,也令香港成為一些反華勢力干預中國的「橋頭堡」。確實,「港獨」分子近年愈益有恃無恐,戴耀廷到台北鼓吹「建國」,有「港獨」頭目近日更狂言要與境外勢力建立「國際性聯盟」,並要擁有「武力」雲雲。他們如此肆無忌憚的「煽獨」,箇中原因正是認為特區政府莫奈其何。香港目前在遏止「港獨」、保障國家安全的法律仍然存在空白和缺陷,令「分裂」分子有機可乘,再次凸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迫切性。
國安法真空 「港獨」分子囂張
戴耀廷早前到台北發表「建國論」,鼓吹香港思考將來是「建國」或是建立聯邦,反映「港獨」分子愈來愈高調,愈來愈露骨的鼓吹「港獨」。及後,「港獨」分子「香港民族陣線」召集人陳卓南,亦狂言要與境外勢力建立「國際性聯盟」,更指「如果我們(香港)七點鐘喊『獨立』,台灣、新疆、蒙古、西藏能夠在八點鐘跟隨。」他還叫囂,「港獨」勢力必須擁有武力,令中央和特區政府有所顧忌雲雲。
陳卓南的狂妄言論固然是荒謬絕倫,「港獨」在香港社會根本零空間、零條件,絕對沒有任何機會。但「港獨」分子狂言要擁有武力組建聯盟言論的背後,卻反映他們愈來愈有恃無恐,不但公然「煽獨」,更毫不顧忌的狂言要發動「革命」,當中根源正是香港在國家安全上長期缺位,讓「港獨」分子愈來愈囂張。
對此,王志民日前的講話不但及時,更有很強的針對性,當中有三點值得注意:一是闡釋了維護國家安全就是維護港人福祉,維護國家安全既是香港的責任,亦是香港利益所在。二是直指香港長期未有建立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成為國家安全的一大風險,也令香港成為一些反華勢力干預中國的「橋頭堡」。三是在國家安全問題上,沒有「兩制」之分,只有「一國」之責,「一國兩制」不代表香港可以不顧國家安全,香港有責任履行國安的責任。這三點都指向一個問題:香港不能長期存在國安漏洞,不能成為反華勢力的「橋頭堡」。
十九大報告指出,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香港雖然實行「一國兩制」,但同樣需要重視國家安全問題。這不單是香港的責任,更關係香港社會的福祉,關係「一國兩制」的實踐。如果維護國家安全存在漏洞,國家安全受到威脅,香港也會首當其衝,尤其是香港作為全球其中一個最自由城市,更是全球罕有沒有就國家安全立法的地區,風險更大。如果國家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香港的繁榮穩定和「一國兩制」的基礎也不可能得到保障。
23條立法堵塞「風險點」
毋庸諱言,由於2003年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失敗,再加上反對派及其喉舌多年來對該法例的誤導和詆毀,令香港回歸祖國已經超過20年,保障國家安全的法例至今未能完善。王志民指出,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方面,香港的制度還不完善,甚至是世界上唯一長期沒有健全國家安全法律制度的地方,成了國家總體安全中一塊突出短板和風險點,也是直接影響我們香港市民安全的重大風險點。
王志民正點出了香港在國安上的風險和漏洞。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遲遲未能完成立法,不但反映香港未有履行憲制責任,更令香港成為國安的風險點,讓外部反華勢力可以肆無忌憚將香港變成反華「橋頭堡」,更讓一些「港獨」分子如戴耀廷之流近年有恃無恐的在社會上、校園內散播「港獨」歪風,更公然勾連外部「分裂」勢力,組成「分裂聯盟」,根源正在於香港至今仍然未能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對於制裁「港獨」分子在法律上存在真空,令「港獨」分子認為特區政府莫奈其何。
在國家安全問題上,沒有「兩制」之分,只有「一國」之責,這說明要捍衛「一國兩制」,同時需要重視和維護國家安全,這是全香港社會的責任,也是所有立法會議員的職責。制裁分裂國家行為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遲遲未能啟動,香港一日都沒有遏止「港獨」的有力武器,國家安全和港人的福祉又不可能得到全面的保障。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應認真考慮,不能一拖再拖,反對派如果繼續將二十三條立法妖魔化,不斷阻撓立法,顯然是沒有履行好議員的職責,也有違立法會誓言之嫌,反對派應該理解自身的憲制責任,不要再拖延立法工作。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榮譽主席兼首席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