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遊競技風靡全球,形成了融合體育、娛樂和衍生品等在內的商業模式。原本從事跨境電商的朱福旺也不甘人後,這名軟島科技的年輕董事長趁着風口,一口氣帶領公司轉型衝入新三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現在更建立中國最大電競飾品交易所,瞄準百億元(人民幣,下同)規模的電競產業服務市場,他希望未來每一個電競達人可以像股票一樣交易遊戲飾品,「我會繼續挖掘電競達人的深層次需求」。
十年前《魔獸世界》,十年後《王者榮耀》,從史玉柱到王思聰,電競在中國迎來了井噴。回憶當初通過遊戲產業掘到第一桶金,朱福旺說:「最早內地三元收一個金幣,轉手給國外玩家能賣三美金,說白了我就是利用人力成本差異化開拓海外市場。」
全球最大手遊市場在中國
「那時候遊戲也少,歐美玩家用虛擬貨幣購買遊戲裝備的需求很旺」,朱福旺記得有個美國玩家幾天內就購買了一萬美金的裝備,「我第一反應是他們福利比我們好,沒有後顧之憂。」
不過,隨着電競風潮在中國興起,很快朱福旺將視線又轉回到國內。遊戲產業研究公司Newzoo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手遊行業收入近180億美元,僅僅兩年翻了兩倍多。如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手遊市場,收入佔全球總收入約三分之一。特別是中國每一個付費用戶給遊戲公司帶來的月均收入為26.5美元,甚至比電競霸主美國玩家還要高出將近9%。
朱福旺索性在2016年成立了電競飾品交易平台,目前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電競飾品交易所,全球註冊用戶超過300萬,日均訪問量超過30萬。他說,以前玩家的飾品都是在線上私下交易,發貨慢不說,還時常被騙,現在這個平台以遊戲飾品交易為基礎,通過上線高流量的大遊戲集聚用戶,用中間擔保的方式鏈接買家和賣家,實現遊戲產品和飾品的在線交易。
玩家心理決定商業模式
朱福旺對海外市場也有他自己的小算盤,繼續利用國內外玩家不同的遊戲心理賺錢,「歐美人玩遊戲更看中遊戲任務的體驗感,而中國玩家喜歡打怪賺金幣,我們早年就建立起全球支付系統優勢,現在能夠實現30分鐘發貨,價格更便宜。」
除了租賃和抵押道具外,電競產業新盈利點是陪玩陪練,「我們現在做的交易只是滿足了安全交易的需求,但其實就玩家來說,他會有更大的需求」,面對電競玩家不斷提高的胃口,朱福旺則坦言,除了飾品交易外,公司還在拓展飾品租賃、裝備抵押,甚至是陪練陪玩等相關業務。「我們交易只是一個點,需求還是要逐漸挖掘。這些東西除了通過增值服務之外,還可以通過廣告變現。」
朱福旺說,「其實在遊戲市場也有『明星競技』的說法,很多玩家非常想跟他崇拜的或者說比較知名的這些職業玩家一起玩。我們在陪玩、陪練這塊的業務也在展開,以後有玩家指定找老鄉或者提出找指定方言的隊友都可以滿足。」
四大利好催谷電競市場
朱福旺自己不打遊戲,卻天天關注產業一舉一動。他說在中國目前掙錢的只有主播,其他的電競產業並沒盈利。「美國的產業鏈是有交易市場,有數據分析,目前我們也從交易做起,之後會布局社交內容和數據。」他認為四大利好將繼續催旺電競市場,一是電競成為杭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二是阿里和騰訊等資本巨頭追逐電競;三是電競產業從富豪自娛自樂組隊和直播的遊戲衍生成一系列細分的增值市場;四是坊間賽事不斷,活躍用戶不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