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拉美詩人走進故宮。 大公報記者朱燁攝
昔日,智利詩人聶魯達曾三度訪華並與中國詩人艾青結下深厚友誼。如今,智利詩人維多利亞.拉米雷斯.曼西利亞在國際青春詩會期間舉行的座談會上動情地說:「聶魯達若在此盛會,定會欣賞我們差異中的融合。」她表示,雖然科技已徹底改變旅行方式,但中智兩國「與自然的親密聯結、古老文化的儀式感、語言的韻律」這些共同的特徵未曾改變。
「中國詩人和拉美詩人的語言、習俗和文化差異並沒有成為障礙,反而為創造更廣闊的詩歌視野提供了真正的條件。」巴西詩人雷南.奈爾伯格表示,正如拉美詩人對中國詩歌中語言的音樂性與書法的美感着迷,巴西詩人們用葡萄牙語創作的詩歌也受到中國詩人的接納和喜愛。
在北京北海詩會現場,當進入到互抽「盲盒」、朗讀對方詩歌的環節時,一位拉美詩人完成抽籤後,一直安靜地坐在角落,用筆認真勾勒自己抽中的中國詩人的詩句及其西語譯文。顯然,他在努力地品讀文化的差異背後,詩歌所帶來的共同美感和閱讀衝擊。\大公報記者張寶峰、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