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大公訪談/北都產業發展必須以科技為核心

時間:2025-09-22 05:01:55來源:大公报

  圖:孫東表示,河套香港園區已有近30家企業簽署進駐協議。

  北部都會區建設是今次施政報告中的重點項目之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接受《大公報》訪問時強調,北都發展必以產業為方向,而產業發展更須以科技為核心。

  孫東表示,這定位賦予創科局極關鍵角色,他強調:「我們一定不負國家的期望,不辜負香港所託,會全力發揮在北部都會區應有關鍵作用。」孫東指出,北都與創科產業發展息息相關,河套等園區更要加快推進發展。\大公報記者 江凌風、邱梓茵

  北部都會區目的為打造300平方公里新都會,相當於四個香港島面積,區內包括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及新田科技城等地。

  針對施政報告提出的「北都發展委員會」具體角色,孫東指出,特首已明確指示將設立三個專責會議:由財政司司長領導,聚焦產業發展;政務司司長領導,專責大學城及教育領域;財政司副司長領導,主要負責土地、交通等配套規劃。他強調,這些重大項目的推動將與創新科技緊密結合,區內如河套區、沙嶺及流浮山數碼港計劃,均為未來創科發展的重點,有助加速科技與產業的協同發展。

  跨部門加速河套園區建設

  孫東進一步指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在北都發展中將扮演關鍵角色,特別是在園區建設、吸引企業落戶,以及推動科技成果商業化等方面具有主導作用。未來,創科局將全力確保相關企業順利落戶,同時積極推動科技和產業融合,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產業邁向國際。此外,北都發展涉及多部門協同,除特區政府各部門緊密合作外,亦需與內地及本地企業攜手。創科局將專注負責與科技產業相關的跨部門協作,特別是在新田科技城及其他重點園區的發展中發揮核心作用,推動企業於香港落地及發展。

  至於政策配套,孫東指出,創科局將落實施政報告中各項政策工具,包括稅務優惠、土地政策及產業引導基金等,助力創科企業在香港及北都發展區落戶及成長。隨着企業逐步進駐,創科局亦將不斷完善及優化各項政策與措施,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樞紐的地位。

  談及加快發展河套,孫東表示,政府已成立「河套香港園區跨部門審批專班」,加速園區建設,並表示河套香港園區內已有近30家企業簽署進駐協議,部分公司已開始運作,預計今年內正式開園。

  新田科技城聚焦三大產業

  據悉,園區內兩幢大樓共提供約33萬平方米樓面面積,支持科技企業與科研機構發展。為滿足入駐人才的生活需求,河套區內將規劃興建十多幢人才公寓,並配套建設酒店設施。孫東局長指出,由於河套區空間有限,更多住宿需求,可藉毗鄰的新田科技城或深圳而得以滿足。「新田科技城其中一個發展重點是『產城融合』,提供包括餐飲、住宿及休閒娛樂在內的綜合配套。」

  交通方面,河套區對外連接正不斷完善。去年10月,連接粉嶺與新田的道路已開通;此外,一條由落馬洲福田口岸直達河套園區的道路快將啟用。預計2027年通車的港鐵古洞站,將進一步縮短交通時間,未來從該站至河套僅需約20分鐘車程。園區亦將提供接駁巴士服務,連接周邊港鐵站與河套區。深港兩園區之間還將建設人行橋,方便跨境居住與通勤。孫局長透露,日後還有一條鐵路經過河套,並計劃設「河套站」。

  政府會在年底前公布《新田科技城創科產業發展規劃概念綱要》。孫局長透露,新田科技城約有210公頃佔地,將聚焦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先進製造與新能源三大產業,「希望能夠為未來GDP的增長,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職位。」據悉,新田科技城發展時間長、涉及的企業、機構多,故將以「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的方針運營,「通過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結合,新田科技城既跑得快,又可以跑得遠,可以跑得好,跑得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