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粵豐環保(1381)冀今年產能規模增30%

時間:2018-03-20 18:44:04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3月20日訊(記者吳涵宇)粵豐環保(01381)旗下垃圾焚燒項目去年增至17個,每日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由18340噸上升至26040噸。集團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袁國禎出席傳媒午宴時表示,目標今年合同處理量進一步增長7000噸以上,增幅超過30%。他並指,有意通過收購、投標等方式拓展上下游產業,亦研進軍海外市場。

  粵豐環保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袁國禎(左)及首席財務官助理林國斌(大公報記者吳涵宇攝)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分別錄得收入23.98億元及純利5.64億元,按年雙雙升逾40%,惟毛利率由35.6%微跌至34.1%。集團首席財務官助理林國斌解釋,主要由於部分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檢修時間增加,拖累營運中發電廠毛利率所致。他稱今年將減少有關檢修,但毛利率相對較低的建設收入貢獻增加,故料今年毛利率與去年相若。

  集團業務植根廣東省,去年3月增容貴州項目,年底又收購江西及四川項目。袁國禎表示,今年會繼續鞏固廣東省內基礎,同時其他地區亦是重要發展方向。他續稱,已建立海外團隊,研究東南亞等地的業務機遇,至於海外項目何時能夠落地,他回應指會以「安全、穩陣」為前提,暫未有時間表。

  除垃圾焚燒發電外,粵豐環保擬拓上下游產業,包括收集、運輸一體化服務及飛灰、爐渣及污泥處理業務等。林國斌指,集團一直與下游廢物處理企業進行合作,而有見政府環保力度加強,憂部分飛灰爐渣處理企業難或難達標,因此擬收購優質下游企業,穩定廢物處理渠道。

  他續稱,集團還將橫向拓展業務,除了生活垃圾,亦看好工業危廢、醫療危廢處理的市場空間。交銀國際最新報告稱,由於粵豐環保去年下半年建築收入確認進度較慢及利息支出略高,導致全年純利略遜該行預期,但相信集團在新類型固廢處理方面的潛在投資將成為新的增長催化劑,故維持其「買入」評級,惟調低目標價至5.81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