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消化估值壓力還看產業革命

時間:2018-02-12 03:16:18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張豪上海報道:美股牛市已持續九年之久,估值過高問題廣為外界詬病。安信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張德良指出,僅依靠目前的經濟復甦形式,還難以消化估值壓力。此番牛市能否延續,關鍵在於能否找到新一輪產業革命突破口。

  觀察當前信息技術、空間技術、生物技術等顛覆技術,新技術產業化潛力依然強勁。比如,去年下半年掀起的腫瘤細胞免疫療法(CAR-T),還有近期的SpaceX「獵鷹重型」火箭等。這將是以過去十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大數據為要素,以智能製造為方向的產業革命。伴隨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持續突破,全球經濟也有望步入更穩健的上升軌道。

  對於還處於回暖初期的新興市場,面對的困難更加錯綜複雜。過去兩年,A股一直在消化創新題材的股價泡沫,一批中小市值股的大熊市格局一直未變,直至近期出現加速下跌。同樣的道理,這批中小型企業的未來取決於各自的創新突破,若不能在本輪新產業革命浪潮取得競爭優勢,實現業務與盈利突破,其估值重心就必然繼續下移甚至面臨淘汰。就當前股價估值位置來看,已有一些涉及金融科技、新零售、新文化、新娛樂、健康服務、新材料等領域的龍頭企業,其市銷率(PS)開始進入10倍以下,這是真成長企業的合理估值區域。

  此外,持續兩年強勢上行的大市值龍頭藍籌出現集體補跌。此次調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全球估值比較,美股估值重心下移,自然會聯動A股及港股藍籌股的調整。與美股不同,A股龍頭藍籌股大多屬於傳統產業,這正是當前全球新技術創新衝擊最大的領域。既是衝擊,也是機遇,中間的優勝者,無疑就是未來的引領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