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禾輋信義學校招綠怡老師:重視品德教育 用心感化學生

時間:2025-07-06 05:01:32來源:大公报

  圖:招綠怡老師

  來自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禾輋信義學校的招綠怡老師是學生們的良師益友。除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外,她亦非常重視學生的品德培養,希望用真善美感化他們,將學生們善良的一面展現出來。

  招綠怡已有31年教育經驗,中學時代遇到良師,讓她確立了投身教育事業的發展方向。「那時,教西方歷史的甘老師、教中國歷史的何老師以及師母非常關心我和幾位同學的學習和成長。有時,老師會邀請我們在家中一起研習歷史,師母間或會親自下廚招待我們,那段經歷讓我感受到『愛的教育』的真善美。」招綠怡表示,老師盡心盡力地解說學問、親切而嚴肅的形象、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影響了她的價值觀,更為她日後成為教師埋下了伏筆。

  自費購器材 輔導學生功課

  「教育的關鍵在於理解與陪伴。」招綠怡表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個體,學習節奏各異。為了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她曾自掏腰包購買錄音機和錄音帶,把每星期的英文默書朗讀,製作成錄音帶,再送交學生帶回家溫習。考慮到大部分學生在雙職家庭長大的,可能欠缺父母照顧,所以每天課後她會將學生們留在學校,並為他們輔導功課,晚上帶他們吃過晚飯後再送回家。

  招綠怡與學生的互動並非只關注功課,也非常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隨着師生關係日益熟絡,當學生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便會主動向她傾訴。2011級畢業生阿泓是令招綠怡難以忘懷的學生。她憶述,自己當時是阿泓的班主任,某天偶然發現阿泓會隨身攜帶一把刀上學,她在調查後,了解到阿泓是因為家庭給於過高期望而產生壓力,所以天天帶着「武器」保護自己。招綠怡通過與阿泓聊天,漸漸獲得他的信任,並在學校社工和輔導員的協助下成功消除了阿泓埋在心底的傷疤。阿泓的性格逐漸變得開朗,亦開始努力讀書,最終升入名校繼續學業。

  阿泓畢業後,招綠怡仍然與他保持聯繫,不時鼓勵他,為他輔導功課,還結合他對運動的熱愛制定了未來發展方向。如今的阿泓已成為香港賽馬會的騎馬人,主要工作是賽馬前對馬匹進行訓練。招綠怡說,「看到孩子從迷失到學業有成,從失學到潛力啟發,從失敗到願意擁抱挑戰,我感到十分滿足。」而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成長、畢業和投身社會工作,她非常感恩自己能成為他們人生中的扶手和心靈樹。

  「不要怕,只要信!」招綠怡相信,每個學生都可以教育。即使他們年紀還小,但仍可以用真善美感化他們,將學生們善良的一面展現出來。\大公報記者 義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