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認為,M2增速慢一些有利於從宏觀上實現穩槓桿,未來M2增速比過去低一些將成為常態 法新社資料圖片
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今年要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守住風險底線,積極推動金融改革,促進信貸結構優化。其中,探索將影子銀行、房地產金融、互聯網金融等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大公報記者 彭巧容
易綱在《中國金融》雜誌的撰文預計,今年中國經濟仍有望保持平穩增長。但也要看到,經濟中仍在一些問題和隱患,內生動力仍待強化,結構調整任重道遠,債務和槓桿水平還處在高位,資產泡沫「堰塞湖」的警報尚不能完全解險,金融亂象仍然存在,金融監管架構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要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守住風險底線,積極推動金融改革,促進信貸結構優化,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繼續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經濟內生動力仍待強化
他提到,貨幣政策作為總需求管理工具,在維護金融穩定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宏觀審慎政策側重於抑制金融體系順周期波動和跨市場傳染,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是對貨幣政策有益補充。央行將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探索將影子銀行、房地產金融、互聯網金融等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同業存單、綠色信貸業績考核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優化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政策,對資本流動進行逆周期調節。
同時,將繼續穩妥推出各項金融改革。易綱稱,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優化資源配置有重大意義,是以市場化方式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的重要一環。中國央行將按照「放得開、形得成、調得了」的基本要求,從提高金融市場深度入手繼續培育市場基準利率和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探索和完善利率走廊機制,增強利率調控能力。並將繼續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應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
人幣雙向波動將成常態
易綱從當前中國經濟繼續維持穩中向好態勢判斷,人民幣匯率有條件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但國內外市場還存在不確定性,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對於廣義貨幣(M2)增速去年末同比增長僅8.2%達新低,易綱解釋,M2增速慢一些利於從宏觀上實現穩槓桿。隨着去槓桿和金融進一步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未來M2增速比過去低一些將成常態。同時,在金融市場和金融創新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M2的可測性、可控性和與實體經濟的相關性都在下降,對M2增速變化不必過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