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工人正在打包出口美國的油畫產品
不論是莆田,還是廈門、深圳大芬村等地,轉型走原創之路是油畫行業最熱門的話題。儘管工廠還在用「解體畫」按步驟分配、流水線生產國外臨摹畫的訂單,但林劍平說,現在生產油畫已不同於以往完全按照客戶的樣品複製、臨摹了,而是根據客戶的基本要求來研發產品,有時候甚至是系列產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如北美市場講究變化,創新創意越來越多,用樹葉、樹枝、鐵皮、廢紙等材料的裝飾畫很受年輕人歡迎。
「人們的審美趣味隨着經濟和文化水平提升了,市場需要創新、創意的作品。」陳國華說,市場的倒逼直接促進了畫師和企業走原創之路。內地裝飾畫市場、中高端消費者對複製與臨摹沒有興趣,而是願意出更高的價錢購買原創作品。
「最終還是人才的競爭。」複製、臨摹導致畫師們美術基礎、美術涵養低,轉型的瓶頸如何打破?2015年1月,莆田市政府與中央美院簽署了校地合作協議,莆田「中央美術學院創業孵化基地」和「教學實踐基地」掛牌。朱金柏、林瑞珍、卓朝暉等被遴選為第一批學員。
「我悟到了『什麼是美』、『什麼角度特別美』。」朱金柏說,中央美院的培訓為自己「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據莆田文化改革發展辦公室主任王金煌介紹,除嫁接中央美院在學術和藝術上進行引導外,莆田還與中央美協、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合作出版《油畫》雜誌,凝聚全國頂級名家大師的優勢,助力莆田油畫產業提升原創力和鑒賞力,架起油畫家與市場的橋樑。他認為:「這兩個國家級平台,引領莆田油畫行業進入一個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