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師德師風獎 《好老師故事》❺ /仁愛之心 亦師亦友 建立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時間:2025-07-04 05:01:42來源:大公报

  圖:楊安娜校長

  「鶴髮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一副簡單的對聯,謳歌了老師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幼稚園,在不少人眼中只是照顧孩童的「育兒所」,但這位非一般的幼稚園校長卻不辭勞苦,除了培育學童,更努力推動家校關係,為學生們建立一個快樂的童年,並改變他人對幼稚園老師「湊仔」的觀感。有一位傑出老師,教學時特別關注中游及非華語學生,只因相比成績突出或調皮搗蛋的學生,這群中游學生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有一位愛心老師,與學生建立了信任關係後,學生願意為了老師去努力和進步;她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看到自己有機會進步。

  由《大公報》主辦的第二屆「香港優秀師德師風獎評選」活動頒獎典禮於6月26日順利舉行,28位獲得優秀獎的教師陸續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分享教書育人難忘事。《大公報》推出《好老師故事》系列報道,弘揚師德師風,共同說好香港教育故事。

  中華傳道會基石幼稚園楊安娜校長:耐心加愛心 培育幼兒如親子

  學前教育對兒童的成長奠定基石。投入學前教育30年,現已是中華傳道會基石幼稚園校長的楊安娜,重視家校關係。老師透過家訪扶助家長正確的教導模式,讓學童有健康的生活環境。學生愉快健康的成長路是從事學前教育的老師最大的回饋:「學生的學習得到改善,家長對我們老師的信任,是令我最窩心的成果!」

  訪問楊安娜校長當日,校內有一群學生家長聚集扭氣球公仔,作為畢業禮禮物送給每名畢業生,其中一名家長見記者拍攝顯得很緊張,楊兩手輕柔地搭在她的雙膊,與家長們有說有笑,融洽的氣氛令該家長放下戒心,亦可見楊校長獲得家長們的信任。楊安娜指每逢周六學校舉辦家長工作坊,建立家校緊密關係,「這是很重要,因每個家庭有自己的難題,家長們與老師分享湊仔經,家校建立了良好關係,讓學生的學習得到改善,建立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家校關係良好,師生的關係亦會延續,她說很多幼稚園生畢業後仍會與家長回來探望老師,由於校舍坐落秀茂坪屋邨,家長與學生不時經過幼稚園都會向我們打招呼問好,甚至有些家長及學生完成小學選升中學時,都會回來問我們意見。「熹熹過來我這邊、琪琪望住鏡頭啦」,楊安娜校長對記者突然要求拍攝幼兒班,甫進入課室,她熟悉並親切叫了每一名幼兒生的名字,記者驚訝身為校長的她都能熟悉每一名幼兒生。

  幼園資源對清貧幼童很重要

  楊安娜興奮地說有一名幼稚園畢業生,現已就讀大學,仍不時回校探訪她,分享他的大學生活,分享他的初戀:「是很好呀,因為我們學校有做家訪的傳統,令我們與家長的關係建立得好好,我們亦知每名學生的家庭狀況,所以在學生的成長路,我們是一直提供支援」。

  楊安娜指公共屋邨的家庭較多是雙職父母,學生多交由祖父母照顧,很多時候祖父母過於溺愛或只循責罵方式,但學生的不當行為未能改善,家長都會向老師請教。楊表示透過老師家訪,清楚了解學生的家境狀況,她指有些學生的家境真的較差,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家裏沒有玩具玩、沒有圖書看,讓老師深深體會幼稚園學校的資源對家境清貧的幼童是很重要。

  楊安娜指曾有老師家訪發現學生的家庭衞生情況很差,見到地上有曱甴,老師便跟家長講解照顧學童成長,生活環境要注重:「我們家訪時曾目睹學生在攀爬窗花,我們教授婆婆的技巧,即場示範如何教導學生在家都可坐定定,守規矩做好行為。」

  了解家庭狀況 解開稚童心結

  三年學前教育是短暫,楊安娜表示以往家長認為放幼童到幼稚園上學只是找人代勞湊仔,不是正規的學習。但時至今日在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兒童用電子產品多過與人接觸溝通,不懂表達,不懂社交,變得很自我,學校的環境正是學習社交,建立同理心等價值觀的地方;幼稚園沒有對錯,學生互相學習包容及接納,楊校長笑說曾有婆婆向她反映,她的孫兒以校長之言反教導她,「校長話做錯事是要糾正,是教的,不是罵。」

  楊安娜指從事學前教育要很堅持:「幼稚園老師由我入行至今予人觀感是湊仔婆,但我們的堅持讓社會知道我們的尊嚴,堅持我們的信念」。楊自豪地說今天幼稚園老師的專業獲得社會的肯定,不再是「湊仔婆」一名,要兼顧學生的心身健康成長,老師具備耐心聆聽學生的心底話,並向有需要的家長提供與子女溝通的指導。她指出學校安排學生午睡前設有「悄悄話」時段,很多時學生都與老師分享家庭軼事,曾有學生因父母吵架,返學出現情緒問題,老師了解後向其父母反映,原來只是一宗父母說話語氣較重的小吵架,楊安娜指老師耐心聆聽學生的「悄悄話」是很重要,化解了學生的誤會和憂慮,重拾家庭的關愛。

  從事教育行業30年的楊安娜表示,好老師沒有特定的標準,對幼稚園老師而言,有仁愛之心是必須的,沒有愛心不能長期在幼稚園工作:「我在幼稚園都快30年,當年我畢業已立志當幼稚園老師,我希望培育小朋友開心成長,留下快樂的童年學校生活記憶」。\大公報記者 李雅雯(文)許棹傑(圖、視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