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金霖沅

時間:2017-12-14 03:15:43來源:大公網

  昨日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日,也是第四個國家公祭日。全國多地舉行悼念活動,其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製造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這一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痛。今天,戰爭的硝煙雖然已經散去,但是戰爭的陰影並未消除。日本右翼勢力極力否認南京大屠殺,妄圖抹殺歷史甚至美化侵略戰爭;一些日本政客推動實施擴張性防衛政策,公然參拜靖國神社,破壞國際互信,製造地區緊張。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着重犯。如果任由日本右翼勢力篡改歷史,混淆黑白,損害的將不僅是地區穩定,更是來之不易的世界和平。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這種國家級別的紀念儀式,不僅強調中國人不忘日本侵華之恥,更是在為整個世界恢復、保存歷史的真相和尊嚴。

  在古代有「國祀」,向來是先人們精神生活中的大事。《左傳》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如果說過去的祭天、祭地、祭祖的祭祀文化,反映的是一個文明成熟程度,在現代,對一段歷史的復原以及回憶,乃至將其定格、固化為一個「公祭日」,反映出的則是整個民族的成熟與強大。

  回首過去,聚焦當下,新一代年輕人應該牢記些什麼?不可否認,今天的日本年輕一代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並不深刻,因為他們不是很願意了解別國的歷史,但更主要的因素是日本右翼勢力對「南京大屠殺」的否定。因此,日本青年並不了解二戰時期日本給中國、亞洲及世界所帶來的是一種多麼的深重災難。

  作為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殺」等歷史事件,如何深入地了解民族的過去,從而樹立正確的愛國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問題。不能不說,現在的年輕一代對歷史並不會像老一輩一般掛念,特別是像親身經歷了那個年代的人們那般刻骨銘心。所以我們需要豐富和加強青年一代的歷史教育。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涵,但對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卻是一脈相承。

  章太炎曾說過,歷史教育就是為愛國主義教育施肥澆水,作培植根的工作。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加強歷史教育,國家現在舉行「南京大屠殺」公祭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但這還遠遠不夠。一個儀式上的沉默與哀悼,往往只能令人們瞬間觸動,我們需要做的更多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歷史教育培養青年人的歷史責任感,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形成一種民族的信仰與意志,並從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中,認識個人層面、國家層面及時代層面的深刻問題。

  今天的我們,熱愛和平,但我們也必須自強。今天的我們,不忘歷史,珍愛和平。振興中華,吾輩自強!

  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